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于2014年4月9日下午4时30分向社会公布。今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包括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陕西、湖北随州文峰楼东周曾侯墓、山东沂水王谷春秋墓、湖南益阳涂山遗址发掘、老官山西汉木棺墓、四川成都、河南洛阳新安函谷关遗址、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魏桥遗址、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葬(隋炀帝)、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遗址等。
2014年4月9日晚7点,北京大学201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一站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秋林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文物报社、北京大学公共考古艺术中心主办,北京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承办。活动邀请了王占奎和黄逢春两位考古队队长向现场观众汇报了考古队的具体成果。特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徐天津以及《中国文物报》主编曹秉武先生进行点评。客人。
主办方代表之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首先致辞。他感谢中国文物报社对北大首届活动的支持以及社会各界对北大文物爱好者协会的帮助,并对协会成立30周年表示感谢。祝贺所取得的成就。北京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创始人李伯前教授也回忆起三十年前苏秉奇先生在协会成立大会上的激情演讲,表达了对中国考古事业未来的信心。
曹秉武先生希望通过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为考古文物爱好者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借助专家学者对考古成果价值的分析判断,引起学术界更多的关注,扩大考古交流范围。通道使考古学能够走出会议室进入报告厅。最后,曹老师还对北京大学提供的平台以及现场报道的两位组长表示感谢。
报告阶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考古学家王占奎首先展示了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的发掘成果。考古工作中发现的92件青铜礼器中,包括两尊造型精美的祭祀造像和一件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的禁物。王先生根据陪葬陶器、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判断该墓的年代为商末周初。其中,代表江姓文化群体的高领袋足黎的发现,打破了以往西周时期不可能出现此类黎的观点。 。连体胯足龟与高领袋足龟同墓出土,可能与宝鸡地区末期分布有姬姓、姜姓两个民族有关。商代和周初。
李伯谦教授和徐天津教授分别对王占奎先生的报告进行了点评。李伯谦认为,石鼓山发现的墓葬代表了姜姓支系之一羌族文化最先进的部分。徐天进进一步强调了石鼓山的地理重要性,补充了龛葬习俗在确定民族中的价值,并认为墓葬中大部分精美的青铜器可能是在安阳铸造的,并在这一过程中被周人掠夺。灭商朝。这批青铜器的发现后,学术界需要重新思考安阳殷墟问题。
随后,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家黄逢春介绍了随州文峰塔东周墓地的发掘成果。文峰塔东周墓地是曾国墓群中身份最明确的一处。具有四个重要特点:首次发现曾国车马坑、首次发现“衙”形墓葬、首次发现曾国车马坑。晚期失蜡铸造方法的直接证据,首次在出土的刻有“岁”字的青铜戈中发现。此外,刻有“曾侯兵”字样的铜缶的发现,或许会引发学术界对私人姓名和许多中国古代日本姓名含义理解的重新思考。最后,黄逢春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发现的新的曾国考古文字材料对曾国姓氏的新解读。
李伯谦教授指出,文峰塔东周墓地是继山西叶家周曾侯墓地发掘之后,随州发现的又一重要曾侯墓地。这一发现对于揭示曾国政治中心的变迁、重建曾国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徐天津教授认为,文峰塔东周墓地出土的文字资料也为了解曾国的丧葬制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
最后,在场嘉宾回答了观众提出的问题,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