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阳海古墓裤子资料图
古人什么时候开始穿裤子的?在新疆阳海古墓中发现两条裤子之前,没有人能讲述这个故事。当两条随着时间的推移破损严重,但整体形状基本完好的裤子展现在人们面前时,这件事终于可以解释清楚了。
今年5月,中德考古专家在研究新疆阳海古墓出土的相关服饰时,阳海古墓木乃伊身上的两件开裆裤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新疆文化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卢国恩介绍,这两条裤子据信属于两名40岁左右的男子。他们的服装表明他们是游牧民族,但他们也可能是战士。随葬物品包括鞭子、木马嚼子、战斧和弓。
阳海古墓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经中德考古专家碳测年和确认,两条裤子的年代确定为距今3300年前。考古专家认为,这一发现也支持了另一种观点:裤子是游牧民族专门为骑马而发明的。由于长袍等服装不适合骑马,这就导致了当时这种裤子的兴起。
据悉,人类骑马的历史据信始于4000年前,这表明裤子也可能起源于同一历史时期。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这两条裤子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开裆裤,其形状与现代裤子基本相同。两条裤子均由三块布料缝制而成,一块用于每条腿,一块用于十字架。布料上还饰有布纹。
羊海古墓位于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南麓的羊海墓地。是一座占地约5.4万平方米的古代墓地。炎热干燥的气候使得这些衣服能够保存数千年。自2003年发掘以来,考古专家已发现古墓葬500多座。
新疆且末县扎古鲁克墓出土的一条原藏于新疆博物馆的开裆毛布裤,被认为是国内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开裆裤,距今约2800年。从这两个地方发现的裤子可以看出,他们使用的材料都是动物毛,也就是编织的。然而,扎古鲁克墓中的裤子是单一颜色的。这次发现的裤子上装饰有编织图案和配饰。卢国恩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该地靠近西伯利亚南部和阿勒泰地区,这里的人们有使用装饰品的传统。
据新疆博物馆研究员阿迪力·阿不力孜介绍,在新疆还发现了至今仍很时尚的裤子。和田地区洛浦县普拉墓出土的一对汉代羊毛灯笼裤,采用至今仍流行的褶皱面料制成,极其蓬松。肥胖的人穿上后会显得更加大方,而瘦人则有一种被困在包里的感觉,这让人佩服它前卫时尚的风格。
据史料记载,我国中原古人在战国时期才开始穿胯裤。当时,赵国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就是穿上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此后,中原地区的人们都穿裤子了。直到汉代,汉昭帝才称胯裤为“裤”。 (记者王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