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地宫中,最大的秘密就是发现了万历皇帝的安葬仪式。当时,挖掘机小心翼翼地打开棺材后,现场专家都震惊了——朱一军的尸体被放在锦被上,锦被两侧掀起,盖住尸体。尸体仰面躺着,头朝西,脚朝东。肌肉已经腐烂,只剩下骨架。面朝上,头顶稍微向右倾斜,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的右侧,左臂下垂,稍微向内弯曲,手放在腹部。手里拿着一串念珠。右腿稍微弯曲,左腿伸直,双脚向外张开。
之所以说朱翊钧的尸体姿势揭露了巨大的秘密,一是皇帝棺材里的尸体姿势是千古之谜,如今却被揭开,填补了历史空白;其次,因为它的姿势太怪异了,完全不符合传统的“仰卧四肢直葬”,而它所蕴含的信息也应该是深刻的。
朱翊钧的“侧卧”葬姿确实极为罕见,无文字记载。为什么他死后要让自己的身体变成这样?我大胆推断,这就是“七斗星葬礼”,皇帝的葬礼密码一下子被破译了!原来,从骨架上看,身体侧躺着,双腿微微弯曲,仿佛在睡觉,看起来很像天上的北斗七星。
过去,“北斗七星”被认为是北极星,指向正北,位于天空的中心,属于群星中的紫微源。在古代,人们常常用星象的变化来预测吉凶。紫微院对应着人间的帝王,是帝星所在的位置。因此,北极星北斗也被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皇帝一直相信自己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主人,所以习惯称皇帝为“真龙皇帝”。他信奉“王权天赐”、“天人合一”的思想,视王位为“天王座”。
事实上,他的葬礼确实是天象的结果。为什么尸体要按照天象排列?因为皇帝是天子,他的所作所为必须时刻与天联系在一起。每当天色有变时,他们就会“反省自己”,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基于这种思想观念,他们把死亡视为“升天”,所以皇帝升天就意味着生活在北斗七星上。由此可见,万历皇帝的葬礼起源于天象,是有道理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奇怪的埋葬姿势也可能与风水理论有关。过去,风水专家认为北斗七星有辟邪的作用。秘密就在于它的形状,正是一个聚集能量的巨大S形的形状。
在古代,对光环的研究是基于静止的星星。具体来说,它与北斗七星有关。七颗星代表七大领域。风水的核心在古代称为“气”。气的运动形式,按古代河图的数字,是顺时针左旋气场、S形气场。结合皇帝对陵址的选择,必须选择一个能“聚气蓄风”的地方。选择的标准是有山有水,因为有山有水,就必须有气。在风水中,水路吉祥被形容为“曲生爱”。山的起伏是S形的,而河流则更加明显,总是曲折转弯。
《水龙经》云:“水见三弯,就带来幸福长寿;弯曲到宋,就意味着繁荣昌盛。”意思是,如果一块水有连续的三个“S”形状,那就是有很好的气场。皇帝下葬地宫时,由地道门经明楼进入地宫。路线也是S形的。按照“物死如物生”的理念来分析,皇帝死后也需要活着。选择这种S形埋葬方式是为了能够“聚气”。有活力,就会有万物,预示着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
其实,这种埋葬方式并不奇怪。与南京朱元璋孝陵的布局不谋而合。明孝陵也恰好是北斗七星的布局,这有力地证明了明朝的皇帝从生到死,都对这个星辰围绕着北斗七星的世界极为眷恋,表达了他们对北斗七星的向往。对皇权的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