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出土的考古资料具有“证实”、“补充”和“重建”三大功能。数据的客观性往往会导致很多历史的改写。
曹操高陵考古资料从哪些方面证实了文献中的曹操?您为这位风云人物添加了哪些故事?是否有曹操的形象在文献中丢失但可以重建?
矮个子帅气男神英特
曹操高陵的人骨大部分是从后室下部出土的。
曹操是墓中唯一的男性。仅能辨认出头骨、下颌骨、肋骨、骨盆碎片和股骨,出土时骨头多散落。其中,头骨出土于前室东部,靠近前廊的下层扰动土;前室、南侧室散布肋骨、骨盆;股骨等其他残余骨头分布在后室扰动的土壤中。出土时,头骨已碎成几块,只剩下脸部碎片。
▲高陵曹操头骨
对于考古学来说,头骨和面骨可以恢复外观,四肢骨可以估计身高。如果不是面部骨骼不完整,我们甚至可以推断出曹操的大致相貌。幸运的是,曹操的头骨和下颌骨还保留着。从下颌骨上的两颗牙齿我们知道,曹操生前患有严重的龋齿,因为其中一颗牙齿出现了空洞。根据股骨长度计算,曹操身高可能只有1.56米。通常情况下,人体长骨的长度与人的整体身高直接相关,根据股骨估算身高误差最小。即使考虑到各种因素,几乎可以肯定曹操身高不到1.6米。
下葬时,曹操原本躺在里屋的木棺里,木棺原本放在石棺床上。不幸的是,木棺已损坏,石棺床被盗。考古队打开墓室后,只在后室后部发现了六块方形石棺床的痕迹。
里屋发现的铁棺钉有大、中、小三种。大棺钉长27.5厘米,可见曹操的棺材非常重。后室还发现一块大铁装饰板,上面有铆钉,背面还留有木销钉。由此可见,曹操下葬时是躺在厚重的棺材里的。
▲曹操高陵出土的铁钉、帐篷构件、石碑
里屋发现的铁帐构件有大、中、小三种。据推测,棺材上还覆盖着深红色的丝绸帷幔。证据来自于墓中埋藏的《武书》(石碑)。有一石碑,上书“丝帐,宽四尺,长五尺,自制仿制”。这块石碑可以与墓中出土的铁碑相媲美。账户结构相互认证。
后室发现的画像石中,有瓦片和门柱。瓦片上常饰有云纹,这是东汉末年的特色,与曹操所处的时代相一致。据此推测,棺床的封闭部分可能是一座带有房屋的宫殿式结构。
▲曹操高陵出土的石刻瓦片和屋顶残片(可能是棺床的一部分)
当考古队打开墓室时,墓室内部涂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灰。白灰中夹杂着麻纤维,有些地方留下了明显的工具痕迹。前后室上壁均发现多层挂钉。其中,前室铁钉外端呈环形,孔内有腐烂的丝绳残留物;后正房的挂钉外端呈钩状。推测可能是用来挂窗帘的。它可能被挂在坟墓里。有复杂的窗帘。曹操下葬时,他的安息之地被精心布置。
后室是墓葬最重要的空间,但它只是整个墓葬的一部分。这座“四室两厅”的坟墓,用巨大的青石铺成,墙壁由四种不同类型的特制青砖砌成。建筑总面积740平方米,神道坐北朝东。这里是英明睿智的曹操最后的安息之地。
墓中的曹操虽然身材矮小,但这并不掩盖他锐意进取、杰出的一生。石碑上刻着“魏武王”三个大字,记载着他作为政治家的辉煌; “虎鞭”、“虎大刀”、“虎短枪”的威严与气势,昭示着他一生相伴。他的追求和理想;而伴随他的铠甲和剑也表明他这一路走来的生活并不轻松。东晋史学家孙胜在《魏国春秋》中用八个字评价曹操,准确而凝练。
曹操的日常生活
人们所熟悉的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或文学家曹操。
日常生活中的曹操是怎样的呢?
墓中随葬的物品,包括《武术》中所列的溶解在土壤中的有机质物品,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曹操生前的面貌。
白衬衫、紫裙子、紫丝披肩
曹操的丧服包括衣服、上衣、汗衫、裙子、裤裙、袍子、披肩、臂章、帽子、袜子、手帕等。可戴在上身、戴在下身、戴在头上、戴在手里、戴在脚上。
从面料上看,有丝、绮、丝、廉、丝、绫、锦、绒等,颜色有绛、黑、绛、紫、白、赤、黄、绛白等。色彩丰富,正如曹操多彩的人生。
衣服或衣料:“白莲单衫2件”、“丹文直领1件”、“玄三早妃”、“埙2姜妃”、“丹帛袄一件”、“女子二画一件”。
裙子:“白莲单裙1”、“白齐裙自配对”、“绛白复合裙2”。
披:“披一紫丝”,“披一紫丝,披一黄丝”
▲曹操高陵出土的礼服石
曹操在《谥号》中曾嘱咐子孙“收其时衣裳,葬于邺西山”。我相信这就是曹操平日里穿的衣服。
喜欢穿白色、紫色的内衣,偶尔也穿红色、深红色的衣服。
六角石碑中,有一块刻有“黄袍锦带首领”。在礼仪场合,也可着黄丝长袍,戴锦缎头巾。六角石碑中的“红丝衬一”、“紫丝袍黄丝□一”,与今天的绶带相似。无论是丝带还是长袍,据推测都是在礼仪场合佩戴的。其色调与曹操的性别、年龄、个人喜好完全一致。
曹操似乎比较喜欢衣裙分体的服装,墓中随葬了许多钩扣。皮带钩由铜制成,皮带扣有铜扣和铁扣两种。
▲曹操高陵出土的带钩带扣
化妆与熏香
曹操需要一面镜子来打扮。墓中物品清单有“镜座一”,随葬品中有与清单相符的镶金铁镜一面,还有“绒手巾一”、“胡粉二斤” ”。 “胡粉”是当时化妆用的粉。此类物品都与曹操的仪容仪表有关。
曹操化妆时也用香。现代人吸香是为了追求“小资”,但对于曹操来说,熏香可能是每天的功课。香火的证据有两件:一是墓中出土的刻有“三十对香囊”的六角形石碑。肯定是随葬品中原本含有香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料可能会自然分解;另一个是曹操在高陵出土了一件陶香,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曹操高陵出土香
据推测,曹操通常在屏风后面化妆,因为他的陪葬品清单中有“一尺五寸二叶红边抹屏”和“三尺五寸二寸”。 ——叶画屏风。”汉代的一尺只有23厘米左右。两个屏幕一大一小。由于没有发现实物,所以不知道这里的“一尺五寸”和“三尺五寸”是指宽度还是长度。
“两叶”是“两扇”的意思。如果“三尺五寸”是指其中一扇门的宽度,那么实际物体就很大,应该日常使用。
曹操高陵还出土了一个箱笼、一把镊子、三把剪刀。这些都是日常用品,并不奢华,也不夸张。
▲曹操高陵出土骨尺、刀尺
金银玉珠
曹操高陵出土的器物中,还有少量的金银器皿。这些金银器不是单一的物品,而是某些物品的装饰品,也不排除是盒子、笼子等物品的装饰品或紧固件。石藏中列出的陪葬衣服不太可能露天放置。用于储存的盒子和笼子的存在是一个合理的猜测。
▲曹操高陵出土金银饰品
曹操高陵随葬品中,有少量玉石、玛瑙、水晶等。除残破的玉璧和玉杯一只外,其余全是珠子。包括 4 颗蓝宝石珠、2 颗白玉珠、1 颗黑玉珠和 1 颗玛瑙珠。这些玉珠的最初用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曹操高陵出土玉器、玛瑙
另外,曹操的发型很难确定,但他显然是用发夹固定头发的。墓中出土了一件陶簪。虽然是明显的兵器,但却可以说明曹操日常固定头发的方法。
曹操戴着戒指。墓中出土的戒指是铜制的。它不应该是一个明显的武器。可能是曹操日常生活中所佩戴的。
▲曹操高陵出土的陶簪、铜环
曹操睡觉时用的是“渠枕”。证据有二:一是物品清单中有“曲真衣”;二是物品清单上有“曲真衣”。第二,安丰乡公安局从盗墓者手中查获的物品包括“魏武王常用的安慰石”。
军事生涯
东汉已进入铁器时代。此时的武器不再是战国时期的青铜枪、矛,而是让位于铁剑、铁刀、铁镞。防护武器中,铁甲被广泛使用。
曹操高陵出土的铁器数量多、种类多。据不完全统计,有铁器碎片4000余件,包括武器、工具和生活用具,是兵器种类最齐全的。
武器类型包括刀、剑、菱角、箭头、匕首、铠甲、头盔等。
墓中共出土剑身残片4件,可能属于3把不同的剑。铁刀分为大、中、小三种。其中大刀4把,中刀2把,小刀11把,均已折断。此外,还发现了许多刀柄,许多刀剑的背面还留有刀鞘或刀鞘留下的腐木痕迹。经检测,刀和剑都是钢制的。
▲曹操高陵出土的剑、刀、匕首线描图
▲ 曹操高陵出土小铁剑、匕首示意图
▲曹操高陵出土的大铁剑线图
▲各种铁箭线图
曹操高陵的箭头形状各异,可用于不同的场合和用途。
铁甲出土时,散落在各个墓葬的扰动土壤和淤泥中。有单片的铠甲,更多的是被腐蚀粘合成大片的铠甲残骸,保留了原有的结构。
指甲板大多呈鱼鳞状编织。据统计,出土铠甲3000多件。与铠甲有关的铁质文物有铁胸甲、铁护肩等。
▲铁甲(潘伟斌提供)
从坟墓中出土的另一种防护武器是铁手套或头盔。出土时,已碎成数块,表面仍残留朱漆。
墓室内那些锈迹斑斑的铠甲、铁刀、宝剑,见证了曹操一生的许多生死时刻!
这些兵器的解释应与同一墓中出土的石碑一致,如“魏武王常用扛虎大刀”、“魏武王常用扛虎大刀”、“魏武王常用“背虎短枪”。想必这四千多件铁器中,一定有曹操生前“常用”的戟、刀、矛、盾。 “常用”的武器是曹操军事生活的反映。通过这件铠甲,我们可以看到曹操率领三千勇士在陈留(今河南开封)起兵,攻打董卓,拥立皇帝,号令诸侯,杀吕布,灭袁绍,平定乌桓,征服马超,征服中国。北方健康的身影合而为一。
登高送礼
曹操高陵出土的数十块石碑中,有一块刻有“书一”字样。这种石碑,具有“遣书”性质,记载墓内有书。在东汉墓葬中,发现陶井、陶灶,甚至陶楼、陶猪、陶稻田模型是很正常的,但从未有过文字记载。因此,书柜是曹操个性化的陪葬品。或许这个书柜曾陪伴他进出军队。
个性化随葬品中就有陶砚。
曹操高陵出土的六角石碑中,有两块分别写着“墨饼一”和“墨连江汉一”。虽然清洗后的标本中并没有真正的墨水,但墨水肯定已经在土壤中分解为有机物。不过,既然有石碑,那么当时的随葬品中就一定有墨水。还有一块六角形石碑刻有“墨表池利蜀水碗一”,不能排除与书写用具有关。
▲砚台、陶砚(明器)
写字台、陶砚、墨块可以用来做什么?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或许《旦歌行》、《苦寒行》、《独关山》、《陌上桑》都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
“故人尚志,志在千里;烈士晚年,志仍远。”
这是曹操晚年对自己的要求,实际上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高陵有一盏与曹操合葬的铜灯。我们似乎能看到曹操在晚上读书。
▲曹操高陵出土的铜灯
这位常年顶风的老人,领导着一个国家。外有强敌,内有忧虑。他一生将承受怎样的压力?但他从未失去统一国家的意志。只有看到墓中出土的“魏武王常用的安慰石”,才能真正理解曹操的“龟诉长生”。
剑甲与书案砚台相伴一生。曹操曾为《孙子兵法》撰注,人们对此不应该感到惊讶。曹对《孙子兵法》的注释将他的军事生涯与他的学者习惯完美地联系在一起。
这就是曹操,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古往今来,能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体的人有多少?
偶尔为了赌博
曹操高陵的六角石碑中,有一块刻有“桗蒲床一”。溥(读作chū pú)是继六博之后的一种赌博工具。它依靠投掷来决定结果。东汉末年开始流行。
▲奥普床伊诗牌
东汉古典学者马融在《七谱赋》中提到“宣统先生昔游京都,道德高尚,喜此七谱”。东晋葛洪《抱朴子百里》记载,当时有爱围棋、爱朴而荒废政事的人,也有在田间打猎饮酒而忘却俗事的人。可见,艾比斯当时在洛阳是非常受欢迎的。
曹操也是凡人。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有时需要娱乐来排解孤独。此物是曹操高陵出土的,可见曹操平日里也有此爱好。也透露出曹操的血液里每天都流淌着进取、胜利的豪情。
乘车和马旅行
行万里路,需要出行工具。
曹操高陵出土了一批车马。包括鎏金铜弓帽、鎏银铜伞箍、铜伞帽、铜钉等,经确认随葬品中至少有一辆马车。
墓中还出土了铁马衔铁两枚、马两匹(金鼠),均已破损。据推测,它也被用于马车。
同墓出土的一块六角形石碑上刻有“车车,宽四维,长一尺三尺五寸,帐篷结构,高十尺”,与上述车厢装饰品。
▲第一排:铜鎏金弓帽(3个)、铜伞箍(1个)、铜螺栓(1个)
第二排:镀金铜拉环(2个)、镀金铜标题环(2个)
第三排:镀金铜钉(5枚)
▲马名、马(金书)线图及“车宽四维,长一尺三尺五寸,莱生帐构”石匾
注重农耕
曹操高陵出土了一把铁铲。
铁铲是汉代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古文献《郑白渠歌》描述了魏晋时期的劳动场景。有句话:“举锄如云,破渠如雨”。
▲铁锭
曹操随葬铁锹,让人想起他在许昌发展“农制”、发展农业的努力。
持久战是关于经济的。无论是亲自耕作还是表演表演,陪葬铁制农具都体现了曹操墓中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边喝酒边唱歌
喝酒唱歌,人生何乐而不为!
就像朝露一样,一天比一天痛苦。
慷慨就要表现得慷慨,忧虑才会难忘。
如何解除忧虑?只有杜康。
清清紫金,我心悠然。
但为了你,我还是想了想。
哟哟鹿吼,吃野苹果。
我有客人弹琴、笙。
明如月,何时才能落?
忧虑由此而生,无法斩断。
越是陌生,越是越界,越是无用。
齐括谈燕,思旧恩。
月星稀少,喜鹊南飞。
绕树三曲,何处有枝可倚?
山永远不会太高,海永远不会太深。
周公吐食,天下归其心。
一首《旦歌行》表达了曹操的野心、理想和一些无奈。
《旦歌行》第一句“对酒歌,如人生”,直抒胸臆。经历过乱世的曹操,渴求人才。他想用自己的几年时间去寻找人才,让世界重回正轨。远大的志向和艰辛的追求让他爱上了葡萄酒。
曹操的饮酒行为在其墓葬中得到证实。曹操下葬时,陪葬的耳杯有51个。
耳杯,又称酒杯,是战国至魏晋时期人们使用的饮酒器皿。曹操高陵的耳杯虽然是陶制的,但它们是用来“侍奉”来世墓主的。耳罩共有51个,分为大、中、小、微型四种。其中,大耳罩有32个,占大多数。
▲陶耳杯
曹操高陵出土的物品除饮酒器外,还包括陶鼎、陶蒸笼、陶豆、陶勺、瓷罐、陶圈马桶和两个陶炉等。陶圈厕所是同时养猪的便捷工具。陶炉当然是用来加工食物的。
陶圈厕所代表肉类供应,陶炉代表食物加工,瓷罐代表储存。这些器皿的组合可以说是“酒肉”,至少间接反映了曹操的日常饮食生活。
曹操的一生也许就是这么简单。
生死相伴
曹操高陵发现了两名女性的头骨,一名50多岁,另一名20-25岁。从头骨的形状来看,两个女人的头骨都是笔直的,估计长得非常好看。根据测量,两名女子的股骨均为37.6厘米。据推测,两人身高相近,应该都不会超过155厘米。
他们是谁?
西汉时期,皇帝和皇后通常在同一墓地挖两座坟墓,分别埋葬,形成“异穴合葬”的关系,如北京大宝台的西汉墓。东汉时期,开始出现夫妻合葬的现象,河北定县刘长夫妇墓即是这种情况。这种埋葬方式称为“同坟葬”或“同穴葬”。
墓主与曹操高陵的两名女子“合葬于同一个坟墓”。墓中,两名女子各独居一间侧室,可见她们的地位不低,并没有受到像侍女一样的待遇。因此,她们的身份首先应该从文献中地位较高的“曹夫人”身上寻找,其中就包括曹操的妻子。
曹操身边的女性中,文献记载的主要有丁夫人、刘夫人、卞夫人。虽然有其他女性的记录,但她们的事迹却无人知晓。
丁夫人是曹操的嫡妻,第一个生下曹操的就是刘夫人。刘夫人早逝,留下儿子曹昂。曹昂是由丁夫人抚养长大的。曹操征伐张绣时,曹昂不幸被杀。丁太太每天都哭得很伤心。曹操无法忍受丁夫人的哭泣,于是将丁夫人驱逐回了家乡。丁夫人性格固执,最终没有与曹操和解。
▲人类头骨2号(左)和头骨3号(右)
曹操的妻妾中,卞夫人最为贤惠。因此,卞氏在曹操的妻妾中地位最高。卞氏是琅琊(今山东临沂以北)人,家世不详。曹操年轻时,在家乡娶了卞氏为妻,后来带着她一起去了。每当曹操出征时,卞氏总是陪伴在军队中照顾他。
卞夫人生下曹丕、曹植等兄弟。长子曹昂死后,曹丕等人被视为曹操的掌上明珠。卞先生做事都谨慎而得体。曹丕被立为太子时,卞氏“怒时不变色,喜时不发脾气”。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即曹操去世前一年,卞夫人被立为皇后,是为卞皇后。卞皇后生性俭朴,不张扬,体恤百姓疾苦,深得曹操赏识。
文献中还提到了另一位刘夫人,她是曹昂和清河公主的母亲。
其中,卞夫人最有可能是高陵中人。
考古学中的人骨年代鉴定存在一定误差。人类学家无法确定 1800 多年前死者的年龄和出生的具体年份和月份。高陵两名女子的标本均为头骨,没有骨盆、四肢骨等信息。头骨的年龄主要由牙齿和头骨的骨缝来决定,但这两个指标都有局限性。其中一名女性年龄在20-25岁,这很容易理解,但另一名女性是“50岁以上”,不能简单理解为“50-55岁”。因为人类头骨上最后一条骨缝闭合后,就没有更多的骨缝可供观察了。因此,鉴定年龄为“50多岁”,但实际年龄可能超过60岁,甚至更老。
《三国·魏书·后妃传》明确记载,卞夫人于太和四年(230年)五月去世,七月合葬于高陵。注释《魏书》的裴松之说,卞夫人出生于东汉延熹三年。 (16 0),推算卞夫人的寿命在70岁左右。在人骨鉴定的年龄范围内,且史料明确记载她“合葬于高陵”,这增加了曹操高陵墓中的老年妇女就是卞夫人的可能性。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是,在曹操高陵的“二次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发现了曹操下葬后不久墓道被第二次打开的证据。这似乎更加佐证了文献中卞皇后葬于高陵的事实。卞皇后五月去世,七月下葬。完全有可能是曹操的高陵在两个月内第二次开放,卞皇后被安置在曹操旁边的一间侧室里。
然而,近年来,考古学家通过勘探发现,在曹操高陵的东北侧发现了一座大型墓葬。比高陵稍晚,突破了陵墓的东北角。其造型具有魏晋时期的高规格特征。由于尚未发掘,因此不能排除该墓的主人是卞皇后。因此,高陵侧房的老妇人是谁,至今仍存在疑问。
那个20-25岁的女人是谁?年纪这么小,显然不可能是卞皇后。为曹操生下曹昂和清河公主的刘夫人成为“重点嫌疑人”。刘夫人死于建安初年,可能葬于高陵。然而,这只是猜测。这位年轻女子的真实身份很可能成为千古之谜。
两女各有自己的棺材,独居一室,陪伴曹操,受到极大的礼遇。他们曾经过着辉煌的一生。
清洁生活
曹操被很多人称为“反抗汉族统治”的“奸臣”。曹操高陵的发现,最大的“贡献”就是澄清了对曹操“篡位”的罪名。
是的,曹操没有篡位。直到他死前,据文献记载,他只是“魏王”。
曹操的身份体现在墓葬的规格和规模上。例如,前室和后室的“四角”结构不是普通的东部汉人可以使用的。至于埋葬的物品,最能反映曹操的帝国地位的物品是在后室发现的蓝宝石玉。
整个翡翠是扇形的。中间有密集的豆制式图案,边缘周围有光滑的狭窄边缘。发掘时,它已分为几个部分。其余部分的弧形边缘宽度为5.1 cm,厚度为0.5 cm,恢复后的直径约为16.5 cm。皇帝无疑使用了这种规范。汉朝皇帝使用的玉器的直径也为16厘米。
从同一个坟墓中发掘出一个石gui和三个石头。石gui的长度和石头二含量的直径超过28厘米,这也反映了帝国地位。
▲剩下的玉饼干,什叶派和什叶派
此外,从Cao Cao的门闻陵墓的后室发掘了一个玉剑网。玉的质量很高,并被锈蚀覆盖。剑网的光圈约为4.85厘米,这也反映了国王的身份。
但是,在坟墓中的所有文化遗物中,最直接反映Cao Cao的身份的文化遗物是Gui形的石片。
从Cao Cao的宣判中发掘出了十个带有完整且可识别的形状的Gui形石匾。他们刻有“魏经常使用的老虎携带的刺激”,以及魏王国王经常使用的携带老虎的宽刀刀。
▲gui形的石片刻有“魏经常使用的王...”
为什么“ Wei国王”而不是“ Wei Wu”或“ Wu Wu”?这种基本的差异显然传达了一个信息:曹操只成为“国王”,直到他去世。
由于他是“国王”,因此他是“皇帝”以下的一个层次。
有些人认为,在宣判口中埋葬了12个陶器三脚架。三脚架的数量与皇帝在“后来的汉族书:礼节纪事”中记录的“东花园的秘密武器”中使用的三脚架数量一致。他们说,曹操被埋葬时使用了12个陶器三脚架。皇帝的礼物。实际上,曹操使用三脚架与他埋葬,这与建造陵墓不同。后者是由Cao Cao本人安排的,前者被埋葬在三脚架上,这实际上是由Cao Pi完成的。这是一个历史上的事实,即CAO PI在Cao Ca被埋葬八个月后宣布自己是皇帝。对于长期以来一直对王位感兴趣的Cao Pi来说,将三脚架用于父亲是合理的。但是曹Pi所做的并不意味着Cao Cao宣布自己是皇帝。当Cao Cao还活着时,汉朝的皇帝向他答应了“建造皇帝的旗帜”,但毕竟他并没有宣布自己皇帝。
由于他没有宣布自己皇帝,他如何“篡夺汉朝”?
说到这一点,我们忍不住想到一件事:在公元219年,在曹操去世前一年,魏Xi的反作用叛乱在爆发了。叛乱消退后,官员对Cao Cao感到非常不公平。 Cao Cao为汉朝努力工作,但仍然有人对他进行密谋。最好将皇帝置于皇帝并直接成为皇帝。因此,“说服人们前进”的声音到处蔓延。前夏杜将军最直接地说:
世界上每个人都知道汉朝即将到期,新王朝正在上升。自从远古时代以来,那些可以消除对人民的伤害并使人民投降的人应该成为世界的主人。您已经参加了军队已有30多年了,您的优点是无与伦比的,整个世界都得到了帮助。他不仅遵守命运并服从人民的愿望,为什么还要犹豫成为皇帝?
Cao Cao的回答是:
如果命运给我成为皇帝的可能性,我应该向周国王(King Wen)学习(专注于协助皇帝)。
Cao Cao的生命是纯洁而纯真的。
埋葬直到老年
他一生都在战斗,并与无数英雄交了朋友。 Cao Cao习惯于看到死亡。他大步向前。他去世前为自己安排了一个“ shou陵墓”。关于埋葬地点,他解释说,应在Ye的西部和“由于高地”中选择“贫瘠的土地”。关于陵墓的建造,他解释说“没有密封或树木”和“不应隐藏金和玉的宝藏”。
尽管他的坟墓中使用了大量的石头,但这是对拆除的石神庙的材料的“次要使用”。与同时遍布的巨大坟墓相比,魏国王的曹操只建造了一个约740平方米的休息地点。尽管还有“二十种黄色蜂蜜和黄金蛋糕,二十个白色蜂蜜和白银蛋糕,还有五万元的蛋糕在葬礼的物品中,石头清单中列出的物品主要是他一生中使用的物品。坟墓室的墙壁是白色的,尽管有窗帘,但它们并没有涂有壁画。他确实是一个老人,对自己严格,练习节俭。他的明船都是陶器,简单而普通。完全证实了避免奢侈,但节俭而不是华丽的习惯,已得到完全证实。
葬礼物体中的“三十对小袋”让人想起他的指示:“剩下的香气可以在女士中分配。”他还说:“我剩下的衣服和皮毛可以分开保存。那些不能,兄弟们可以分享。”
在“杜关”(Du Guan Shan)中,曹操(Cao Cao)感叹“奢侈品和邪恶是伟大的,但节俭是普遍的美德”。
在Cao Cao的通知陵墓中的物体中,有一个刻有“四个被子”。这张唱片似乎使曹操一生中的节俭。在“内在的诫命”中,他对妻子和conc悔的语调说:“我的衣服和被子都十岁了,每年我的耳朵都脱下衣服。”翻译成现代中文,是:我穿的被子已经十年了。是的,我只是将它们倒下并每年洗净,如果它们被打破,请修复它们,然后再次将它们放回原处。
曹操去世后,他的儿子Cao Zhi想到了他节俭的父亲,无法停止哭泣。他哭泣时说,父亲穿着修补衣服去世。
曹操的最后一句话和坟墓中发现的葬礼对象与他早年反对“淫秽牺牲”的反对。反对废物一直是他终生的指南。
陈·舒(Chen Shou)撰写了《三个王国》,对曹操(Cao Cao)发表了一般评论:
Taizu(Cao Cao)利用他的智慧来控制世界。他不仅了解秦国家的宗教和杨的国家政府策略,而且还具有Han Feizi和Bai Qi的管理技能。根据他的才能,他使用自己的才华,按照这种情况的计划,既亲切又有策划,并且不在乎过去的邪恶或过去的怨恨,因此他总是可以抓住机会并完成伟大的事情。这是因为他知道如何掌握整体情况。因此,必须说他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一个超级英雄!
在考古发现的支持下,我们还可以依靠历史文件中的“官方历史”材料来恢复该“超级英雄”的完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