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政部要求,今年清明节期间,各地推出了多种异地祭扫方式。在上海,当地民政部门鼓励和倡导采用网上集体追悼会的方式来纪念亲人。
上海清明节今年在云端首播
自2009年起,上海各界人士清明感恩大典已连续举办十年。今年的颁奖典礼首次采用线下形式,线上参与,无人聚集。
敲钟、诵经、鞠躬、献花、奉茶、弹琴、折柳等仪式,制定了仪式的标准规范和纪念主题,包括礼仪人员的礼仪服饰、祭祀用品、仪式的步骤,使传统的集体纪念仪式升级为具有人文内涵和统一范式的“仪式”。在线仪式期间,公众可以在屏幕前留言互动或点亮祈祷心,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感受。
江苏清明节期间,多地墓地推出代祭预约服务
在江苏,为做好今年清明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多地也推出了预约扫墓、代办扫墓、网上扫墓等服务。
4月3日,央视记者在南京鲤鱼山陵园看到,不时有市民前来祭奠。据墓地管理部门统计,全天前来的人数超过2000人,远少于往年同期。据了解,往年最高峰时一天有3万人参观墓地。 3月23日起,南京将有序开展现场扫墓活动。市民可提前网上预约,每天分四次进场。每户到现场的人数必须控制,平日5人,节假日3人。
据南京市殡葬管理部门统计,去年清明节期间约有570万人次到南京旅游。今年出于防疫考虑,总人数被限制在去年的20%至30%。民政部门推出网上纪念扫描和代理扫描服务,目前已有307万人次进行网上纪念扫描。
南京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宣传教育科科长杨玲:我们也开展了集体追悼活动。我们还为有条件的墓地开展个人追悼活动。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观看整个活动。本次活动免费,不收取额外费用。
在苏州,自3月18日开放扫墓预约以来,截至4月3日,已有约50万人预约。这个数字仅为去年的20%。许多家庭选择替代服务。
山东黛吉扫云记清明同情
受疫情影响,山东、重庆、安徽、海南等地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代扫和云追悼服务,帮助市民表达哀思。
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当地民政部门组织工作人员代表死者亲属组织了代祭仪式。他们向死者献花、宣读悼文、系黄丝带,并为无法远程参加追悼会的市民举行追悼会。致以慰问。除了扫墓之外,济南民政部门还推出了公益网上扫墓服务。公民可以创建纪念馆、送花、留言等方式纪念死者。
重庆实行网上预约代客祭祀减少现场祭祀人数
在重庆龙驹山公墓,今年清明节规定,市民必须在网上预约追悼会,每个家庭只能有3名亲属到现场祭奠。此外,今年墓地还推出了代客扫地服务。墓地工作人员将根据客人的需求准备鲜花和糖果,并通过远程视频进行清扫服务。
在重庆江北四平公墓,管理人员在墓地入口处设立了专门的检查站。预约扫墓的市民,核对预约信息、扫描育康码、接受体温检测和身份验证后,即可有序入园。
安徽多举措通过“日祭扫”“云祭”表达哀悼
清明前夕,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赵关公墓,(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身着黑衣,举行集体祭奠仪式,默哀,宣读祈祷等,同时悼念扫墓仪式的过程进行现场直播,帮助疫情期间无法前往现场的市民表达哀悼。
此外,马鞍山市还推出了“网上祭祀平台”,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清明祭祀活动。在马鞍山市华山区梨园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引导居民进行线上云祭祀。
海南多措并举创新绿色文明节扫活动确保节扫有序
在海南,海南省民政厅近日发布通知,提倡网上扫祭,鼓励各市县开通网上祭奠平台,让群众点击网页即可点蜡烛、祈福等,缅怀先人。并表达他们的悲伤。
截至目前,海南省网络礼拜人数已达9.9万余人。同时,还开展代理祭祀,实行集体祭祀,规范预约祭扫,加强安全管控,严格落实祭祀场所禁止明火祭扫的要求,倡导文明祭祀等鲜花和扫帚。
(王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