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很少有人能够看透生死。
对生命的迷茫和对死亡的恐惧,让很多人一生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然而庄子却说:人无生死,唯有形气之变。
他认为生与死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生命的轮回应该遵循自然。
他用平常心看待生与死,教导我们珍惜当下,不要太悲伤。
因为生与死的距离对于你我来说是最珍贵的。
如果看不透对生死的执念,不妨看看庄子的生死观。
洞察君说道:
生命如此短暂。一睁眼、一闭眼,一天就过去了;一年又一年,季节更替;人的一生随着呼吸而流逝。
我们总以为时间很长,但一眨眼,就如风一样飞逝,短得令人震惊。
《庄子》中的晨菌与蟋蟀,一者生死于早晚,一者生于夏,死于秋。
他们的生命如此短暂,他们不会浪费时间去担心春天和秋天。
而人类的寿命虽然比他们要长得多,但其实也只是无尽的时间长河中的一个瞬间。
既然如此,何必为得不到的东西而烦恼,为生活的琐事而烦恼呢。
古语云:未满百岁,常忧千岁。白天很短,夜晚很长,为什么不烛光旅行呢?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不要太执着于眼前的苦与乐、得与失。
一切终究会过去,最重要的是享受当下,活在当下。
记住:把痛苦当经历,把生活当经历,用心去生活,一切美好的事情都会如期而至。
洞察君说道:
《庄子》讲述了一个边打鼓边唱歌的故事。
庄子的妻子去世后,他的好友惠子前去吊唁。他看见庄子盘腿坐在地上,敲着缶,唱着歌,脸上没有一丝悲伤。
惠子不明白,问他为什么。
庄子说:“妻子的生死,是生命的必然规律,正如春夏秋冬四时一样。
如今她已经回归自然,安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我又何必再悲伤呢? ”
在庄子看来,生、老、病、死的轮回如同四时的更替,只是自然现象。
古往今来,无论是皇帝、将军、大臣还是普通百姓,都无法逃脱生死的羁绊。
所以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害怕死亡,也不需要因为生命的自然循环而过度害怕。
古人云:向死而生,以终为始。
死亡是注定的,但如何生活却取决于你自己。
一方面要赡养父母直至年老,另一方面要教育好孩子,延长他们的寿命,中间不要苛待自己,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责任。生活。
洞察君说道:
《庄子》中有一段经典对话。
庄子临终时,弟子们悲痛欲绝,纷纷想为他厚葬。
庄子不肯,说:我可以以天地为棺,以万物为葬。
在他看来,名誉、财富、金银都只是身外之物。
人一生都不能带这些东西,也不能带走它们,所以最好干净地来,干净地走。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之所以活在痛苦之中,就是因为看不到这一点,从而迷失在物欲之中。
他们追求名利,却无法从中感受到幸福;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物质,但内心却感到越来越空虚。
最终,过度的物欲破坏了内心的平静。
俗话说,欲少则心静,心静则事简单。
不要担心那些你生前不会带走、死后也不会带走的东西。如果放下对外在事物的执着,清心寡欲,知足常乐,就能过上好日子。
洞察君说道:
《滕王阁序》曰:君子知机,高人知命。
真正聪明的人都明白,生活中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无论是好还是坏,我们都只能接受,顺其自然。
如果一味地与命运抗争,只会伤害自己。
唐代诗人王维中年后,过着悲惨的生活。
他先是仕途失意,被贬,不久又经历了妻子难产而死的悲痛。
当他达到人生最低谷时,他哭了,憔悴不堪,甚至终生不肯结婚。
但死者已逝,生者亦然。
悲伤过后,王维开始仰望大自然的天地,思考山河,感悟人间。
渐渐地,他接受了命运给他的一切苦难,扫清了心中的阴霾。
正如他所说:世间浮云无需问。最好还是躺着多吃点。
如果你的生活遇到了坎坷,与其盲目地与之抗争,不如平静地接受它们。
正如庄子所说:时安则地顺,悲喜不能入。
一切顺其自然,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就不会困扰你了。
记仇最终会伤害自己;只有学会放手,才能解放自己。
只有不悔春秋的人,才能迎来生命的春天。
洞察君说道:
《周易·系赐》云:“日新曰德,长曰义”。
寓意日新月异、生生不息,是万物的本源。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那些固执己见、不懂得随机应变的人,一定会被命运淘汰。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个故事:
沧州人刘玉冲,偶然得到一本兵书。读了几年后,他声称自己可以指挥十万人的军队。
这时,当地有一支土匪军叛乱,刘玉冲训练了一支乡村士兵去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自己也差点被俘。
后来,他得到一本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声称可以把千里贫瘠的土地变成良田。
于是,他自告奋勇,带领村民按照古书的方法修筑了一条水沟。结果刚挖好沟,就下起了大雨。
洪水沿着河道流入村庄,村里的人几乎全部被淹死。
从此,郁郁寡欢的刘玉冲总是对自己说:“古人怎么能骗我呢?”
结果,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
纪晓岚读完后,不禁感叹,思想固执的人竟然可以如此愚蠢。
人的一生,最可怕的就是思想的固执。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独立思考,他就会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无论他活多久,他都没有任何意义。
哲学家帕斯卡说过:人应该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当你独自一人在人群中时,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只有你我才能找到最快的方式实现生命的价值。
▽
中国传统文化大师南怀瑾曾说过: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我通常会建议他读《庄子》。
面对生死等重大事件,我们应该寻求超然的智慧。
我们无法决定如何生或如何死,但如果我们了解庄子,我们就会知道如何去爱,如何去生活。
人生苦短,去做并且珍惜。
在未来的日子里,如果我们保持对生命的热爱,尊重生命,我们就一定能够过好生活,不辜负每一寸光阴。
点个赞,看淡生死,活在当下,这就是我们能给生活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