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问题。我必须写我想写的东西,不管怎样。这一次,问题又出现了,天贼五人又把这件事搁置一边了。忽然想起庄子杂篇里的盗贼,以及庄子临死时所说的话。我不禁要纪念庄子这位伟大的圣人。今天我要以天地为棺为主题,用我的不合逻辑的文章来纪念庄子圣人。
说起庄子,脑海中浮现出两个词:“逍遥”。庄子曾梦见蝴蝶,曾说过“一路走好”这句话。说到庄子,大家基本上只想到这些,但是有一篇文章我们不得不提,那就是杂篇三十二章烈欲寇。庄子快死了。
我们先来谈谈所讲的内容。为了保持文章的原意,我将用古汉语叙述这个故事。
庄子快要死了,他的弟子们想给他厚葬。庄子曰:“我以天地为棺,以日月为玉,以星辰为珠,以万物为礼,我的陪葬器具,不是为祸害准备的吗?何必加上这个呢?” ?”弟子曰:“吾恐黑鸢食吾师。”庄子曰:“上鸟为食,下蚁为食,怎能夺取此一只呢?”
庄子以天地为棺,说了这句话,基本上可以说明几点。庄子有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庄子与老子不同。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声明。然而,庄子反驳了他。庄子确实是中国顺其自然的典范。他并没有直接反驳“生死”三个字,而是在著名的故事《混沌之死》中经历过。混沌之死据说是混沌为中心之王,无眼、无口、无耳、无鼻;北海王、南海王都投奔浑超,混沌对他们很好。两位国王想要报答浑混沌。我要在混沌中钻七孔,分别是眼、口、耳、鼻。两位国王每天都在混沌中挖孔。七日后,混混沌七窍冒白气而死。这说明了什么?是这样说的:“无为是人之本性,如果你聪明,故意对本性做点什么,那么自然就会被破坏,人就会被带到八宝山去。”
庄子是一位隐士。庄子若以天地为棺,则顺其自然。
可以说,庄子对天葬的推崇,是孔子厚葬的反例。庄子得知弟子们怕埋在天上会被乌鸦和走兽吃掉,就故意告诉他们,埋在地下会被蚂蚁和虫子吃掉。他说我本该是乌鸦和小鸟的食物,我却从它们嘴里夺了过来,强行让蚂蚁和虫子吃掉。不是偏向于底下的蚂蚁、蠕虫和虫子吗?这不是顺其自然吗?
这让我们明白了另一点。死亡是灵魂的消散。我们不应该担心生活背后的那么多事情。一切都让天地自然处理。这种思想是超然的,节省了丧葬和土地。庄子的豁达心态,犹如与天地同在,回归自然。我们现代人很少这样做。
庄子,别人常叫你老庄。我认为您是一位圣人,应该像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一样被供奉。我想,在中国,除了老子之外,真正在死前悟道的人,应该就是您这位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