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落叶归根、魂归故里、安息坟墓”的习俗。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除非穷得饿死在路边,否则他们都希望有一个像样的葬礼。对于中国古代的皇帝来说,他们非常重视大葬,甚至下令陪葬工匠和妃子。坟墓里一定充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珠宝。另外,他们担心盗墓贼会打扰他们的“长眠”,不得不在甬道里设置各种机制,防止这些盗墓贼破坏他们的坟墓。几千年来,中国有著名的上秦始皇陵、下清十二帝陵。可以说,每个朝代、每个世代,都保存着自己的陵墓。
明孝陵
但在中国众多的朝代中,有一个朝代是独一无二的,那就是元朝。元朝时期,从元朝创始人成吉思汗开始,共有十五位皇帝。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目前还没有发现元朝皇帝的确切陵墓,而成吉思汗的陵墓也只是一座陵墓。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推测元朝是马背上的民族,没有汉族的丧葬习惯。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元朝皇帝之所以没有找到陵墓,确实很有蒙古风俗。而且,这种习俗不仅体现了丧葬的简单,而且体现了对丧葬的高度重视。元朝十五位皇帝都是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考古学家也极力从成吉思汗入手。因为,一旦发现了成吉思汗陵墓的线索,就一定会再次看到元朝皇帝的陵墓。
史书中没有关于成吉思汗陵墓的记载,相关内容也很少。蒙古人称皇帝陵园为“大禁地”,位于漠北祈年山谷,《蒙古金史》中称布洛汗合勒敦。但无论是漠北所谓的祈年谷,还是不额罕合勒敦,在史料中都没有大致的位置记录,以掩盖元代历代皇帝陵墓的位置。波斯学者拉希德的《史集》多次明确指出,成吉思汗的禁地在布尔罕合勒敦山,也有说在色林格河附近的布达温都尔有成吉思汗的禁地。考古学家也曾在这些地方进行过勘察,但毫无结果。
明代学者叶子期所著《草木子》一书推测,元朝皇帝下葬时,用两块罗木,将两块罗木挖空,组合成人形大小的棺材,尸体被放置在里面。并加上颜料,完成后,用金子做一个圆圈,做三个圆圈。之后,他们挖了一条深沟,埋在一起,然后把它踩平,与数千匹马齐平。杀其上骆驼,以千骑守之。明年草长出来的时候,把帐篷搬走,撒散,希望它们长得均匀,没人知道。前半部分介绍了元代皇帝的丧葬规范,后半部分介绍了一些特殊措施。这意味着下葬后,殡葬人员要赶着很多匹马来回铺地,在上面宰杀骆驼,然后搭起帐篷,直到来年植被完全茂盛。此时环顾四周,已经找不到这里任何葬礼的痕迹了。
虽然这些大部分都是基于非官方记录的猜想,但也绝不是没有道理的。甚至有传言,元朝皇室的送葬部队非常可怕,路上发现任何人都会直接杀掉。无论是《曹木子》中推测的元朝皇帝的葬礼仪式,还是传闻中的内容,毫无疑问,元朝皇帝的埋葬地点都是极其机密的,不得不深入到人迹罕至的地方。莫北。然而,十多位皇帝的埋葬地点却没有被透露,这进一步证明他们的埋葬地是一个连游牧民族都很少去的荒凉之地。元朝皇帝对于自己的陵墓并不是不保密的。
然而,蒙古族与汉族不同。元朝皇帝的葬礼很简单。元朝皇帝下葬不像汉人那样隆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要为了不让坟墓的位置被泄露而弄得如此神秘,甚至杀害无辜平民呢?有人推测,他们是怕死后不干净而故意隐瞒。还有人说,“大禁地”是蒙古的圣地,类似于清陵那样的龙脉,无法被破坏。其实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那就是害怕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