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新闻记者 王雪飞 通讯员 沉军)又到了一年中的清明节,春风和夕阳让大家浮想联翩。湖滨新区井头镇安伟居委会有一处墓地,埋葬着救人英雄青年韩玉娟。韩玉娟墓地建成后,村民们被韩玉娟舍己救人的精神所感动。他带着妻子住进墓地,自愿看守小英雄墓。到现在已经36年了。 36年来,他用行动守护英雄精神,用时间解答疑惑。他就是吴良子,今年81岁了。
3月30日一早,记者来到韩玉娟墓地看望吴良子,聆听他与小英雄的故事。我们到达时,吴良子戴着毡帽,两鬓花白,正在打扫墓地。他用铲子除杂草,用扫帚扫去灰尘和落叶,用毛巾蘸水清洁英雄的墓碑。
吴良子告诉记者,韩玉娟从小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为了照顾邻居傅奶奶,她长期住在傅奶奶家。
1983年7月,当地遭遇多年罕见的大雨,傅奶奶的草屋倒塌了。当时,社区干部忙于生产和自救,就临时安排老人和韩玉娟住在集体仓库里。 1983年8月14日晚,集体仓库倒塌。屋顶檩条倒下的那一刻,韩玉娟醒了,把刚从床上站起来的傅奶奶推到了门口……傅奶奶得救了,韩玉娟却被檩条击中,身受重伤。受伤了。闻讯赶来的吴良子掀起檩条,抱出昏迷不醒的韩玉娟,赶往医院。最终,韩玉娟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她当时只有12岁。
韩玉娟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共青团中央授予她“舍己为人的小英雄”称号。民政部追认她为革命烈士。教育部号召全国小学生向韩玉娟学习。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题词:“向少侠韩玉娟学习”。 ”
1984年,当地政府在这位少年英雄牺牲的地方修建了“韩玉娟公墓”。墓地建好后,吴良主动找到村领导。他告诉村长:“韩玉娟为了救人而献出生命,我会自愿为她保护墓地。”村领导同意了。刚到的时候,没有房子住,吴亮和妻子张美兰就在墓地的西北角搭建了一个简易棚。棚子冬天漏水,夏天炎热,生活困难。
起初,村里不少人不理解吴良子的行为,认为他这样做别有用心。就连他的妻子张美兰也无法理解他的想法。吴良子并没有过多解释。他精心爱护墓地的一砖一木,每天默默地打扫墓地。慢慢地,张美兰理解了他,开始支持他,和他一起守护墓地。
吴良子夫妇在坚持守墓的同时,经常做好事。他们给路过的小贩端上一杯热茶,并给他们提供一张凳子休息;他们在泥泞的雨夜为迷路的嫂子指明方向;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帮助邻居收割地上晒干的麦粒……
每年清明节前后,都有很多人来韩玉娟墓地扫墓,其中最多的是学校组织的学生。这时,吴良子主动担任韩玉娟事迹志愿者解说员,向前来扫墓的师生讲述韩玉娟在艰难岁月中的感人事迹,歌颂英雄精神。
多年来,当地政府多次修缮墓地,扩大墓地面积,并对墓地进行围栏。墓地管理更加规范。 2009年,井头乡政府为吴良子夫妇提供低保。老两口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长眠于此的小英雄一起度过余生。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2019年4月,张美兰因病去世。妻子去世后,吴良子依然擦拭石碑,打扫墓地,每日守护每一棵松柏,接待每一位来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