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陵墓被盗后,其中有哪些令人称奇之事呢?据悉,孙殿英进入慈禧的陵墓时,掀开棺盖,只见慈禧的面容栩栩如生,宛如活人,仿佛只是沉睡;而在清朝老臣为慈禧入殓时,他们依次打开地宫之门,却闻到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更有甚者,慈禧口中含有的夜明珠不翼而飞,传闻是赠予了宋美龄,这究竟是否属实呢?很多人心中也有一个疑问,慈禧墓中到底有多少珍宝?
1928年,孙殿英对慈禧的陵墓进行了盗掘,当士兵们进入墓室,揭开棺盖,只见慈禧的容颜依旧栩栩如生,血肉丰满,仿佛只是沉睡了一般。孙殿英所讲述的这一事件,究竟是否属实?为何历经多年,尸体依旧未腐化?
当重殓人员进入地宫时,他们发现慈禧的遗体面朝下,左手搁置在背部,身体保存完好。换句话说,慈禧并未发生腐烂。然而,这现象实在令人费解,不符合科学常理。孙殿英解释称,原因在于慈禧口中含有一颗夜明珠,据称这颗宝石能确保尸体不腐化。专家对此作出了解释,指出原因在于慈禧去世前12日便患上了重病,那时她频繁腹泻,食欲不振,连水都难以饮入,使得肠胃中空空如也。若肠胃中存有食物,分解过程中会加剧尸体的腐化。然而,若肠胃中毫无食物,这便成为延缓尸体腐烂的关键因素。
慈禧的棺木构造严实,不透空气,这同样是防止尸体腐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棺内除了那颗夜明珠,还存放着众多珍奇宝物,这些是否真的起到了防腐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究。孙殿英在进入慈禧的陵墓时,曾明确下令不得损害遗体,仅可取走物品。此外,他还规定只有营级及以上军官才有权取物。士兵们目睹慈禧墓中的宝物后,情绪失控,纷纷将慈禧的寿衣剥去,共计三套,无一幸免。
这衣服为何要被摘取?其实是为了拿走衣服上的珍珠,但寿衣并未被带走。这些人个个力大无穷,对贵重物品毫无认识。你若知道这寿衣的价值,定会惊叹其昂贵。他们扒走衣服后,慈禧的上身暴露无遗,仅剩内裤遮体。而孙殿英想要得到慈禧口中的夜明珠,无论怎么挖掘都无法取下,无论怎么尝试也无法掰开。士兵们焦急万分,他们用锋利的刺刀猛烈地刺向慈禧的脸庞,使得她的嘴角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伤口。
慈禧陵墓内物品散落一地,尸体甚至被随意抛出棺木之外。当重殓人员进入时,他们发现清朝老臣们见到此景悲痛欲绝,地宫内弥漫着刺鼻的恶臭,而慈禧的遗体则暴露在棺木之外,其身上还出现了多处青斑。
这同样证实了,在孙殿英破开慈禧陵墓之际,慈禧的遗体并未发生腐烂,随后的重新安葬者用黄色的布料将其严密包裹。到了1984年,当专家们开启慈禧的地下宫殿时,他们发现尸体保存较为完好,面部甚至清晰可见一道较深的伤痕,自那以后,慈禧的陵墓便再也没有遭受过盗掘。
慈禧的陵墓中究竟藏有多少宝物?孙殿英在回忆起当年盗取这些宝物时,曾提及它们装满了20辆马车。孙殿英的侄子之子也表示,若能将这些宝物全部追回,足以使国家富裕。慈禧地宫中最引人注目的几件宝物包括翡翠白菜,这是慈禧最为钟爱的一件,据李莲英侄子的笔记记载,翡翠白菜的绿叶白心栩栩如生,仿佛真的一般,其上还镶嵌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蝈蝈。慈禧太后所使用的被子乃是一床著名的陀罗尼经被,然而孙殿英却未能识其价值,仅将上面的珍珠拆去,仅保留被子本身。因此,这床陀罗尼经被已被文物局妥善保管,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慈禧的棺木之中,出土了众多珍珠,须知在清代,珍珠乃极珍贵之物,民间严禁使用,寻常百姓不得享用,唯有宫中之人方可使用。而且,所用的珍珠均产自东北,称为东珠。在慈禧的棺木中,竟发现了数以万计的珍珠,这些珍珠仅仅是为了填充棺木,其奢侈程度可谓是达到了极致。慈禧的陵墓中究竟藏有多少珍宝?遗憾的是,孙殿英或许并不识得这些珠宝的价值,更不清楚它们的价值几何,因此,这一切始终成谜。
慈禧太后生前因贪婪与奢华,竟在离世后落得如此境遇,其结局堪称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