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7月9日阴雨连绵,气氛更显沉重。台岛青年陶泓宇取出黑色、红色、蓝色三种瓶装白酒,向中国远征军抗日阵亡将士墓致敬。他说,黑色用于缅怀先烈,红色象征一片忠心,蓝色则是中国远征军标志的颜色。
当天,五十二位台湾青年参访了设在腾冲的滇西抗战纪念设施与国殇墓园,亲身感受中国抗日战争的历程,缅怀安息于此的中国远征军将士们的忠魂。
腾冲地处中国西南的偏远地区,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称其为“极地第一城”。如今,这座宁静的小镇依靠火山热海、和顺古镇、高黎贡山,声名远播于国内外,成为热门的旅游胜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里曾经是战火纷飞的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腾冲是滇西抵抗日军的前沿阵地,曾遭受敌军侵占,于激战中再次变成废墟。1944年,中国远征军历时42天浴血奋战夺回腾冲,成为全国沦陷区率先恢复的城镇。战争结束后,腾冲民众首要任务是建立纪念设施,于叠水河岸边、来凤山脚下共同出资建造国殇墓园,用以安放3000余名中国远征军及同盟国将士的遗骨。
国殇墓园东面,有一座滇西抗战纪念馆,它建于2013年,并且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这座纪念馆的建筑结构是框架式的,外形呈“V”字形,象征着最终的胜利。每年都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台湾地区的同胞,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盟军的朋友和他们的后代,会来到这里进行参观。
当天,台岛青年们首先进入滇西抗战纪念馆,接着按顺序分别看了七个展室,它们是抗战后方、御敌前线、怒江对峙、绝地反攻、逐寇出境、老兵不死、祈愿和平。走到总长133米的中国远征军纪念碑前,陶泓宇向同伴的台湾青年介绍起远征军的往事:为了抵抗日本军人的侵犯,确保滇缅公路这条战争重要通道,远征军远赴缅甸参战,许多将士的遗体已安息在中缅边界的连绵群山里
陶泓宇从前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时,参与过一部以远征军为背景的话剧,因此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后来到了腾冲,特意买了三瓶酒,随后去国殇墓园,和台湾的年轻人一起缅怀牺牲者。
国殇墓园之中,众多墓碑上面,刻着牺牲军人的姓名,岁月流逝上覆盖着青翠的苔藓,却依然保持着整洁有序的状态,十分井然。这样的景象确实说明,大家一直都没有忘记这段过往。陶泓宇对此深有感触地表示。
台北大学的吕辰琦初次踏上大陆,此前对滇西抗战并不了解,此次在腾冲的行程令他感触颇深,临行时特意购入一件中国远征军的雕塑作为纪念,意在铭记这段历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