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公墓始建于1930年,堪称京城首座现代化墓园。园内安息的名流数量居北京市各陵园之首。它坐落于海淀区,究竟有哪些杰出人物长眠于此?
最为人称道的李大钊烈士陵园,该陵园是座仿古式庭院建筑,主入口处设有李大钊烈士的汉白玉塑像,塑像背后安葬着李大钊烈士及其夫人赵纫兰的遗体。墓穴后方立有一座4米宽、2米高的花岗岩石碑,上面刻有相关文字。
冯友兰的安息之地,墓碑选用天然花岗岩,表面未加修饰,上书“冯友兰先生、夫人长眠于此”,碑的背面以古篆字体刻着两行文字,构成一副对联:“研究三段历史贯通古今,运用六种文字记录真善美”。对联下方左侧,镌刻着冯友兰之女宗璞的文字:“建造坟墓本属平凡之事亦显高雅之事,墓碑对联内容源自先父亲手撰写,由高尔泰先生题写,宗璞于1991年12月记”。
朱自清的墓园非常朴素,墓碑顶部镌刻着“已故国立清华大学教师朱自清先生的安息之地”,碑文记载着“朱自清先生与陈竹隐女士的合葬墓”,这块石碑是1990年树立的,应该是由他的子孙后代所竖立。
启功先生的墓碑,选用黑色大理石,造型设计成砚台的模样,与其作为书画大家的身份十分协调。碑文刻有启功(1912—2005)和夫人章宝琛(1910—1975)的名字,其中“启功”二字采用了先生亲笔书写的字体。墓盖同样由黑色大理石制成,表面雕刻着那篇广为流传的自撰墓志铭:曾经是中学生,后来担任副教授。学识广博但不精深,专攻方向也不透彻。虽然名声不错,但实际能力还不够。上难合,下难取。倒向左,流向右。脸略圆,肤不够。妻已逝,无子嗣。服未满,疾未愈。六十有六,不算短。八宝地,人渐近。想毕生,号曰庸。形与名,俱败坏。
曹禺安息之地,墓碑为花岗岩质地,碑文镌刻“曹禺”姓名,乃巴金挥毫所书,并记录其出生及逝世年月,字迹朴拙无华,内容却十分精炼,仅此而已。然而,对于如此声名显赫的文坛巨匠而言,任何额外的说明都显得不再必要,更无必要。
此外,万安公墓安葬的名流人物数量众多,此处无法全部列出,仅举部分。昌平区天寿陵园同样汇聚了众多知名人士,其规模仅次于万安公墓。若希望与名士为邻,此地值得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