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公墓官网

官方热线: 400-118-088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118-088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往事杂谈:上海公墓的整体情况究竟如何?

发布时间:2025-10-23 16 浏览: 24

往事杂谈:上海公墓概况

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上海,经历了诸多重大变迁,许多杰出人物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因此得以保留,各个墓园的存在,构成了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历史篇章。

从1844年至1949年,随着西方人士的迁入,公共墓地在上海多处地方兴起。回望过去我们惊讶察觉:陆家嘴、南京路、人民广场、静安寺、淮海路、徐家汇……如今上海最显赫的地点,无一没有公共墓地的历史痕迹。日常起居,衰老死亡,每一座墓石,都是这座城过往的见证者,每一个墓园,都蕴藏着上海近代岁月的细微片段。

要说西方人在此留下的最早印记,就是山东路公墓——上海首个外侨公墓。这座公墓由英国领事倡导,于1844年落成,距离上海开埠才过了短短一年。公墓内设有教堂和钟楼各一座,主要安葬的是航海人员。与今天周边高楼密布、喧嚣繁华不同,那个时代的这片区域,还保持着纯粹的郊野静谧。

场地不足,到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山东路公墓便“人满为患”。为缓解持续增长的身后事需求与墓园容量不足的冲突,1859至1860年期间,一座新墓园在浦东陆家嘴、今日东方明珠电视塔邻近处落成,这便是浦东公墓。与此同时,浦东陆家嘴方才兴建墓园,浦西福州路那边也并未停歇。1860年代,一处名为“白头坟山”的墓园,坐落于现今福州路539号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附近。此墓园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安葬于此的多是裹着白布头巾的阿拉伯人,因此得名“白头坟山”。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当时上海的国际化程度已经相当高。

建于1865年的八仙桥公墓,是仅有的一个由两个租界共同创办的墓园,后来再未出现过同类合作。作为上海当时新建成的一处墓园,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称它为“新公墓”来标注在地图上。至于八仙桥公墓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位于八仙桥这片区域。

公墓通常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属于非核心区域。同样享有盛名的上海近代史另一项地标,也经历了令人瞩目的迁移过程,它就是1862年从原址搬到如今人民广场的第三代跑马厅。可以推断出,到了19世纪60年代,上海城区与西部郊区的分界线已经推移到了现在的西藏中路附近。

静安寺公墓建于1896年,占地面积约60亩,具体地点就在现在静安寺、久光百货对面的静安公园,它也是上海首个设有火葬场的商业性质公墓。由于环境优美且距离市区较近,尽管火化和安葬费用高昂(需要五十两甚至更多),静安寺公墓在20世纪初依然是上海外侨最偏爱的公墓。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期间,上海公墓行业迅速兴起,这与整个都市经济的兴盛息息相关。外滩、南京路、淮海路等地接连耸立起供生者居住的高层建筑,因此被称为人生最终归宿的墓园建设也同样受到关注。

古老建筑承载城市过往,而作为特殊建筑的墓园,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每次抵达新地方,我都会特意去当地的陵园散散步。澳门的圣味基墓园,香港的跑马地香港坟场、东京六本木的青山灵园……这些地方都让我久久不愿离开,因为那里既记录着这座城市知名人物的昔日风采,也保留着普通民众生活中的细微片段。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118-088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118-088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