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姜华 编辑:邹春霞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纷纷前往八宝山祭拜祖先。
今年也不例外。据北京民政局介绍,过去一周,全市共接待上坟群众近240万人次,其中八宝山地区共接待上坟群众22.8万人次。预计未来三天,八宝山地区将迎来大量上坟群众。
正直泉(微信ID:)趁着清明节,讲一些关于八宝山公墓的故事。我们这里要讲的不是八宝山人民公墓,而是八宝山革命公墓。对于一个时事类公众号来说,讲革命公墓显然更合适。毕竟,入驻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是一位高级领导人一生中最后的政治荣誉。
葬于墓地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我国最著名、标准最高的花园式公墓,众所周知,主要安葬已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各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国际友人、革命烈士和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
1950年,任弼时病逝,葬于八宝山东坡山顶。任弼时墓又被称为八宝山第一革命墓。墓地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郑志权(微信ID:)到过现场,感觉这里颇像一个小广场。清明时节,墓地里鲜花盛开,因为有很多团体会来这里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任弼时之墓
后来,开国副总统张澜逝世,葬于任弼时墓西侧。1955年纪念瞿秋白逝世20周年,将瞿秋白遗骸从福建长汀移至墓东侧,形成第一墓区。此后,又扩建了第二、第三墓区。
从任弼时墓往南走,即沿坡向下,一条路把第一陵园分成东西两区。东区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西区多为民主人士。第一陵园区安葬着李先念、陈云、李富春、彭真、姚依林、耿飚等,还有罗荣桓元帅、聂荣臻、黄克诚将军、徐海东、肖华将军、杨得志、宋任穷、李克农等。他们有的死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有的死于改革开放以后。
十位元帅中,朱德、陈毅的骨灰安放在骨灰龛内。
上述领导人的墓葬形制、布局各有不同,但面积大致相同,总体朴素庄严,如李先念、彭真、姚依林墓内均植有树木,陈云墓内有其半身雕塑。
墓地门槛
郑志权(微信ID:)找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相关规定,最初,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去世后,可以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1951年,北京市民政局制定了《革命公墓安葬暂行规定》,根据逝者在党和政府中的地位、参加革命时间的长短、贡献的大小,对墓葬的规格和安葬地点作出了不同的安排。
例如《革命公墓安葬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墓葬用地应当按干部级别分为三级,安葬者应当按照各级、各面积的顺序和大小使用土地,不得挑选、扩建。
第一区,安葬县级以上干部和团级以上革命军人,墓穴长一丈二尺,宽六尺或长一丈二尺,宽一丈二尺;
第二区安葬省级以上干部和革命军官,墓道长18尺,宽18尺,或长24尺,宽24尺。
第三区,安葬对革命有特殊贡献的烈士,墓地大小另行规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1992年4月,经中组部批准,八宝山安葬的干部级别由县、团级提高到地方局、处级。近年来,八宝山不断扩建骨灰龛,容纳更多的骨灰,但仍存在准入门槛。
任何对当代政治稍有了解的人,走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里,随时都会问一句:“他怎么没在这里?”其实,确实有很多领导干部按照级别可以安葬在这里,但最后却没有安葬在这里。
比如,任弼时是“五大书记”中唯一葬在八宝山的。1945年6月19日中共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五位中央书记处书记中,除任弼时外,朱德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公墓的骨灰龛内,周恩来、刘少奇死后均选择骨灰撒海,而毛主席更是家喻户晓。
丈夫和妻子的葬礼
郑志权(微信ID: )还想讲一个现象,夫妻合葬。去过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人很容易注意到,在逝世的国家领导人中,有些革命公墓是夫妻合葬的。
例如,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2016年12月1日上午与其夫人卞涛一同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此时,万里逝世已一年有余。2015年7月15日,万里因病去世,享年99岁。
万历夫妇墓
2003年10月19日上午9点55分,卞涛在家中突然去世。时年87岁的万里抑制不住悲痛,趴在妻子的遗体上痛哭:“您走了,我该怎么办?”得知消息后赶到现场的李瑞环也忍不住落泪。12年后,夫妻二人合葬于一处。
对于两位老人合葬一事,万里儿子万彪翱接受采访时表示,父亲的骨灰此前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一室,母亲边涛的骨灰一直由姐姐保管。万氏骨灰转移申请在2016年获得批准,家人特意选择12月1日将两位老人合葬。
不仅万里,还有罗荣桓、任弼时、聂荣臻、李富春、薄一波等人的丈夫和妻子合葬。
在这十位元帅中,罗荣桓是最早逝世的。1963年12月,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龛的一间房间里。40年后的2003年,罗荣桓的妻子林月琴去世。罗家后人把两人的骨灰合葬在第一墓地,并立起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两人的半身像。
但据史料记载,由于骨灰龛是分级别排列的,一些领导人与配偶因为级别不同而不能合葬,如陈毅与妻子张茜。
获准迁出
有些人想去八宝山革命公墓,有些人去了之后就想搬走。
南方周末2011年曾粗略估计,至少有一半已故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解放军重要将领,没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或被陆续迁出八宝山。
一些逝世领导人当年就回到了家乡。2011年3月16日,逝世50周年之际,陈赓将军夫妇的骨灰被家属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移回湖南湘乡市家乡;同年11月,2008年逝世的华国锋的骨灰在安放八宝山三年后,按照其遗嘱,被运回山西省交城县家乡。
山西交城华国锋墓
再往前追溯,2009年,贺龙骨灰被迁回家乡湖南张家界;1999年底,彭德怀骨灰悄然回到家乡湖南湘潭。如果再往前追溯,“文革”后去世的很多领导人,都选择直接在家乡安葬。
2002年逝世的习仲勋回到出生地陕西省富平县;1998年逝世的杨尚昆安葬于出生地重庆市潼南县;徐向前1990年逝世,按其遗嘱,骨灰撒在他战斗过的太原、太谷、杞县、临汾、长治、涉县、武乡、左权县等地;刘伯承1986年逝世,按其遗嘱,骨灰撒在太行山、淮海地、南京、重庆等地;叶剑英同年逝世,骨灰安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
其他被调出八宝山的人则被剥夺了政治利益。
当然,正直泉(微信ID:)还想补充一点,你不能随便来去,当然也不能随便走。所有这些变化,无论是进是出,都需要得到中央政府的批准。
非领导者
八宝山革命公墓里,除了任弼时、朱德、薄一波等著名的革命前辈和国家领导人外,还有一些人的墓静静地矗立着,不被太多人注意。
从第一座墓地顺坡而下,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南门,便是第二座和第三座墓地。这两座墓地的白色花岗岩墓碑排列得比较整齐,墓主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逝世的人,有烈士,有民主人士,有外国友人,也有普通百姓。老舍和陈佩斯的父亲陈强也葬在革命公墓里。他的墓碑上只是简单地用了一个卡通头像,显得并不庄严。
陈强墓
八宝山革命公墓南门附近有三座高大的纪念碑,都是为了纪念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代表团来访时飞机失事的遇难者。八宝山革命公墓里还安葬着一些外国友人,如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安娜·路易丝·斯特朗等。
从任弼时的墓前往上走,在一组不太高的墓碑之间,细心的人可以发现邵云焕、朱英、许杏虎的墓。这三位是1999年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中牺牲的烈士,他们也安静地安葬在这座革命公墓里。
资讯 | 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八宝山革命公墓官方信息等
校对 | 项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