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公墓官网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叶家山古墓编钟或将改写音乐史”(图)

发布时间:2024-07-04 09 浏览: 82

叶家山墓_叶家山墓_叶家山墓

考古人员在叶家山M111号墓中发掘出一口西周早期铜钟,专家称这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编钟。

晨报综合报道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葬被誉为“湖北省近30年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考古发掘进入关键时期。7月4日,考古人员在M111墓墓壁第二层台基上发现一口钟和四口编钟。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李伯谦说:“这些新发现的编钟是西周早期的乐器,比曾侯乙编钟早500多年,它们的发现有望改写世界音乐史。”

中国已知最早的编钟

叶家山曾侯乙墓位于湖北省随州市西河镇姜寨村,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该墓葬年代为西周早期,距今3000多年,比1978年发现的曾侯乙墓早500多年。2010年底被当地农民发现,2011年1月发掘。今年3月26日,该墓葬第二期发掘正式开始。据叶家山墓葬考古发掘总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介绍,第二期考古发掘面积为3000平方米。 截至目前,共发现墓葬74座、马坑6座,清理墓葬60余座,共出土文物约500件(套)。加上2011年叶家山考古发掘第一期共出土古墓葬63座、马坑1座、珍贵文物739件(套),叶家山墓葬保存完好,出土文物丰富,时代特征鲜明,是迄今为止湖北省唯一的考古发现。

叶家山墓_叶家山墓_叶家山墓

“编钟来自新发现的M111号墓葬,这座墓葬长13米,宽10米,是目前发现的西周早期最大的古墓葬。”黄凤春说。北京大学古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乾教授认为,这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编钟,这一发现对于研究钟的起源、单只钟如何演变为编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音乐史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有可能改变人们对钟起源的认识。他介绍,此次发现的编钟属于西周早期,估计有5至6只编钟,数量和规模超过同期发现的编钟,在当时属于较高水平,是西周考古的重大发现。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出土。出土的编钟是一种由65个铜编钟组成的巨型乐器,音域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

曾隋之谜仍未解

叶家山墓_叶家山墓_叶家山墓

春秋战国文献中没有曾国名称的记载。据史料记载,隋国是周代姬氏的一个重要古国,其中心地区位于今汉东地区的随州市。长期以来,在古隋境内曾出土了大量带有曾国铭文的青铜器。出土青铜器上的曾国领土与文献记载的隋国领土一致,年代也相同。叶家山曾国墓地也位于历史文献记载的隋国地理范围内。曾、隋是一国二名,还是两个国家?

7月5日,考古人员在M111墓中还发现了一件铭文为“曾侯”的铜器。2011年第一期发掘中,在M65等多座墓葬中发现了铭文为“曾侯建”的铜器。在第二期考古发掘的74座墓葬中,发现了两座最大的墓葬,分别是M111和M28,两座墓葬均为东西向。

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朱凤汉表示,上述两座墓葬均发现墓道、马坑,以及兵器等陪葬品,由此可以推断墓主人均为男性,且极有可能是“侯”。结合早前发现的M65墓,基本可以肯定叶家山墓地中至少埋葬了三位曾侯。

这些新发现,是否能解开曾、隋关系的历史之谜?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李伯谦初步推测,墓主人应为曾国君主。黄凤春介绍,学界对“曾隋之谜”还存在很大争议,如果在发掘墓葬时发现类似“曾国属姬姓”的铭文,可以作为“曾、隋一家”说法的佐证,目前尚不能下结论。“叶家山墓地主墓周围,分布着数量较多的中小型墓葬,可以初步肯定叶家山墓地群为家族墓地。”黄凤春说,这一发现在目前全国考古发掘中极为罕见。 但这座3000多年前的曾国古墓仍有许多未解痕迹,有待进一步发掘。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