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县中日友好园日本人墓地
日本“先驱团”阵亡者名单上的名字
N新华社人民网
7月30日,一条关于“黑龙江省方正县为吸引日本投资,斥资70万元建日寇纪念碑”的微博迅速走红网络。该微博称,黑龙江省方正县为GDP和政绩,斥资70万元建日寇纪念碑以吸引日本投资,并称此事件为“中国式纪念碑剧”。网友“纠结麻花”称:“直面历史,才能面向未来,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友谊,去歌颂、建纪念碑。难道纪念碑是给那些默默牺牲的英雄们建的吗?这是奉承,不是友谊!”
政府回应:不是因为经济原因
前天下午,记者到黑龙江省方正县采访,据方正县常务副县长洪正国介绍,方正县投资50万元修建了“日本先驱团亡灵纪念碑”和“中国养父母亡灵纪念碑”两座纪念碑,并已获得外交部的批准。
方正县政府外事办主任王伟新介绍,“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为实现其长期占领野心,不断派遣“先锋团”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实行殖民统治。
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家介绍,日本“拓荒团”自1905年起开始移民中国,分为“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移民人数不断增加。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在中国东北十余年的殖民统治中,除了农业移民外,还有政治移民、工业移民、商业移民、文化移民等,总人数达百万以上。
王伟新说,日本战败投降后,仍在东北的“先驱团”的男女老少,纷纷成群出逃,寻找回国的途径。当时,部分“先驱团”聚集在方正县,总数达1.5万人。由于路途遥远、劳累过度,加上传染病蔓延,“先驱团”们相继死去,死亡人数超过5000人。他们的遗骸被方正人民收拾,集中安葬在现方正日本人墓地。部分“先驱团”回国,但仍有4500余名日本妇女儿童滞留在方正县。方正人民“以恩报怨”,收养、照顾这些“先驱团”。 方正县逐渐发展成为黑龙江省华侨、归侨及侨眷最多的县。
洪振国否认方正县立碑之举是出于经济考虑。他表示,每年都有日本民众到方正县“中日友好园”参拜扫墓。政府立碑是为了让日本游客找到养父母的名字,也方便中日两国后裔了解真实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以德报怨”的精神。“我们立碑是抱着反思历史、祈求和平的想法。”
活动进展:“先锋团”成员姓名征集已停止
洪振国说,立碑主要是为了见证日本侵华,刻上名字也是为了体现中华民族博大胸怀,提醒后人谋求和平。目前,方正县已停止调查“先锋团”成员姓名,因为政府没有太多精力做这件事,只能起到警示和教育意义。
王伟新称,“先锋团”与日军不是一回事,他们是侵略者,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者,《日本先锋团阵亡者名单》上没有日本军人的名字,收集到的名字全部来自“先锋团”阵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