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之墓》【原创】
香山植物园内有数座名人墓,其中三座规模较大,包括孙传
方、王希同(我已经介绍过了)梁启超之墓。来自曹雪芹纪念馆
来吧,沿着植物园东环路往山坡上走,走进这一大片的雪松林,到达梁
启朝墓园
梁氏墓于1978年2月24日由其后裔梁思庄、梁思达、梁思义、
梁思宁、梁思礼将全部土地无偿捐赠给北京植物园,包括:
公顷,各类树木965株,1口井,1座亭子,未立石碑及碑座
墙垣有两道,长380米,植物园接收后,按规划对梁墓进行了修缮修建。
绿化美化使这片荒凉的墓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庄严,为人们提供了悼念逝者的场所。
致敬。
梁启超墓位于植物园东北部。
陵园由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设计,背靠西山,坐北朝南,地势北高南低。
它东西宽约90米,南北长约100米,面积4300平方米,四周有低矮的石墙。
墓地内栽种有松、柏等树木。
墓地北墙中间的平台上,有梁启超和夫人李蕙娴的合葬墓
墓呈长方形,高1.08米,宽2.75米,长4.52米,墓前有凸墓。
碑高2.8米,宽2.18米,厚0.71米,正面镌刻“先父任公
已故李夫人墓碑上刻有14个字,碑背刻有“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
月》,男梁思成、思永、思中、思达、思礼,女石周、思顺、思庄、
思懿、思宁、儿媳林薇音李福满、孙女任孙静在墓碑前立起高75厘米的纪念碑。
墓碑为长方形,四面墙壁均有雕刻,墓顶及祭坛墙壁均为
它由土黄色花岗岩雕刻而成,前后相连,浑然一体。墓碑上没有铭文,也没有
任何记载墓主人生平的文字,
小道西侧有一座精致小巧的白色八角石亭,四周有洞门。
有一个平台,穹顶雕刻着花瓣图案。亭内空无一物。亭子最初的设计是立一尊梁启超的塑像。
由于缺乏资金,纪念铜像未能建成。
梁思庄墓 梁思庄是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她的墓碑底座是八
这是一尊巨大的石雕书,造型巧妙,寓意深刻,这是大家现在看到的。
台下的柏林中,甬道东侧为其弟梁启雄之墓,甬道西侧为其儿子之墓。
炮兵上校梁思忠墓,
墓地前不远处,砖砌的小路两边,各有一座美丽而高大的塔。
清康熙年间庄严的皇帝墓碑。原是梁氏家族从一处破败的皇陵中买来的。
旧碑文遂废,刻上新字,后因财力不足,碑文便废止。
它被遗弃在墓地里,后来植物园为其立了墓碑。
梁启超,字卓如,笔名仁恭,又名银饼十柱柱,1873年2月生。
梁新会生于同年二十三日,广东新会县茶坑村人,故又名梁新会,光绪二十三年(1889年)进士,次年考中进士。
他在北京的科举考试中落榜了。
此后他开始关注西学,1894年再次入京参加科举。
他和康有为等1300余名进京应举人上书光绪皇帝,建议
1898年6月,他参加了戊戌维新,并成为
他是康有为的得力助手。
维新失败后逃亡日本,清朝灭亡后,任北洋政府熊希龄内阁成员。
段祺瑞政府司法大臣、财政部长。晚年著书立说,在清廷研究院任教。
其著作总数约1400万字。1929年1月19日,他住进北京协和医院。
他死后就葬于此。(文字介绍参考及网络)
陵园庄严雄伟,
敬畏眼前的事物,
英雄的中国气概吟唱着优美的歌曲,
正义之气永存天地间——一首献给碧海蓝天的诗
点击进入银杏林博客
【引用时请不要删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