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规划设计方案 公墓建设规划方案】由【min】上传并分享。文档共【32】页,文档可免费在线阅读。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公墓规划设计方案 公墓建设规划方案】的信息,可使用淘豆网站内搜索功能选择相应文档。以下文字为文章内部分正文,如需获取完整电子版,请将此文档下载至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打印。公墓规划设计方案 公墓建设规划方案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方案 公墓建设对推动我乡殡葬业改革,改变人们的丧葬习俗,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下是辞海编者整理的公墓规划设计方案 公墓建设规划方案,欢迎阅读参考。 陵园规划设计方案 陵园建设规划方案 1.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设计指导思想 1.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 2.推进生态建设,满足环境保护和景观要求。坚持“生态、环保、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3.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节约型社会”。 4.陵园建设要与城市发展相协调,遵循“环保、舒适、经济、美观”的宗旨。 5.突出“动态设计”的设计理念,贯穿整个过程,灵活运用技术标准,采用合理的技术指标,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依据法定规划开展设计工作,体现“安全适用、服务社会、尊重实际、整体协调、经济美观、自然和谐、生态环保”的原则,结合本项目特点,精心做好总体设计。 7.工程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相关强制性要求、相关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8.墓穴布置应充分结合沿线地形、地貌、交叉口等实际情况,尽量避开环境敏感点,尽量节省工程投资。 (二)设计原则 1.把握本项目功能定位,处理好本项目与各规划层次的协调关系。 2.搞好总体设计,处理好项目区域内各节点规划的衔接协调关系。 3.注重规划的可行性、项目建设的可操作性、经济合理性、管理维护的方便性。 4.国家关于殡葬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省政府相关政策和具体规定,民政部门的安排和具体要求。 5.体现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殡葬文明、文化品位的重视,表达墓园的个性特征,充分利用山体的自然景观资源,求得园林与墓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艺术、功能的协调统一,凸显自身的个性和风格。 6.充分发挥项目的社会效益。 2.本项目总体规划方案以城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安置所)为例。 (一)设计理念 1.工程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满足相关要求,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满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2.总体布置应充分结合沿线地形、地貌、交叉口等实际情况,尽量避开环境敏感点,尽量节省工程投资。3.在满足“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经济性”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墓葬布置形式。4.积极与其他工程建设协调配合,使防护工程、泄洪工程、景观工程、建筑物等总体系统协调配套,形成完整的综合体系。5.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效保护区域内自然地貌、河流、山地植被等生态环境,注重水土保持和生态景观设计,防止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使工程与周围环境景观协调统一,融入自然。 6、工程建设中要妥善处理短期与长期关系,短期满足功能要求,长期保留实施条件,处理好短期与长期规划的衔接关系,尽量避免和减少废弃项目,避免重复投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的主题,持久性、稳定性、协调性、全面性和可行性是可持续发展的五大特征。生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也要符合这一主题。我们希望用展示、再现、创新的灵活模块设计方式,重新诠释墓葬的深刻内涵,营造祥和、人文、生态的墓葬公墓,用景观手法充分融合传统文化、生态长寿与墓葬功能,呈现一个不同寻常的墓葬公墓。 (二)项目定位 根据目前的选址情况,我们完全有能力打造生态园林式主题公墓。
同时本项目的实施还有以下几个功能:1、文明消费功能现代生态园林式公墓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乱葬问题。另外现代园林式公墓环境幽雅、庄严、祥和,让祭拜者在安静的环境中得到慰藉,行为受到约束,逐渐告别不文明、不健康的消费和悼念方式。比如以送花代替烧纸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现代生态园林式公墓对殡葬消费起到了引导作用。2、绿化观赏功能历史上,无论是皇家陵墓还是平民墓地,绿化都是比较重要的。陵墓或墓地往往都是园林景观,国家公墓更是如此。现代人物质生活丰富,社会需求日益增加。 在丧葬方面,他们希望逝去的亲人能在公园般的墓区内休息,寻求心理的平衡和心灵的慰藉。墓地如果能突出绿化美化,不仅不会造成污染,而且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墓地是人文景观,一草一木、一亭一亭、每一座古迹都体现着设计者的巧思和审美情趣。我国现代墓地起步晚,历史短,我们充分可以用现代的视角,把墓地建设纳入城市和区域的总体规划中,努力提高墓地的文化性和艺术品位,营造墓地的亲切感,使之成为人们可以参观、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纪念公园。3、历史文化功能墓地是古代文化的遗迹,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者。 无论是深山里的孤墓,还是城郊的墓葬群,它们不仅是生命最后的定格,更是墓主所处时代的信息宝库。
一代代墓地的积累,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回忆,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由于战乱、时代变迁,许多记录人类活动的材料已经散失,给后人分析造成极大的不便。有了古人留下的遗产——墓葬,我们才能充分考察和解读文明时代人们的思想、生活、生产、风俗习惯。几十年几百年后,现代的墓地也将成为历史遗迹,我们的后人若想分析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或风俗习惯,可能还要借助于墓地的实物形态。4、教育纪念功能墓地是他们人生的归宿,是纪念、缅怀他们的圣地。无论是烈士陵园,还是普通的墓地,我们都会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升华。 每个地方都有值得纪念和缅怀的名人和普通人,如果对他们的墓地进行修缮和保护,通过墓碑体现他们的贡献和价值,并进行适当的宣传策划,不仅可以起到纪念作用,而且可以彰显和激励后人更加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感、责任感,为子孙后代留下财富。 (三)总体规划设计 根据城市规划要求,陵园主入口接306省道,为人车出入口,入口距306省道约400米;次入口接崖坡村,为车辆出入口。 1.规划结构 本次规划的规划结构为“一轴四带”,主要功能为:祭祀、文化传承、休闲、生态、服务等功能; 工作流程为:停车场—办证—哀悼—生态墓区。
“一轴”为车辆主干道,呈曲线分布;“四区”分别为入口景观区、生态停车区、办公生活综合服务区、生态陵园区。2.功能分区(1)入口景观区入口景观区是陵园的主要出入口,采用中式古典牌坊形式设计,结合古典龙柱雕塑、亚热带植物,凸显整个陵园的气质。(2)外部停车区规划在主要出入口设置两个停车场,分别为场内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停车场面积约1060平方米,可停放64辆汽车。停车场一、二位于场地入口处,位于车辆主干道两侧。停车场一面积345平方米,场内停车位12个,其中大巴车位6个,×;×。 停车场二面积715平方米,停车位52个,×。(3)管理区规划博物馆停车场右侧有三栋建筑,总建筑面积2560平方米。办公及生活综合服务楼,两层,㎡。一层为经营用房,主要用于哀悼、家属休息等;二层为管理用房,用于办公。附属用房,一层,主要为公共卫生间、设备用房、仓库、食堂等,㎡。骨灰安置所,一层,主要用于安放骨灰,建筑面积1800㎡。(4)生态墓区内共有墓穴7200座,其中单墓2160座,双墓5040座。3.道路交通系统主要分为车行主干道、车行次干道、人行主干道、人行次干道。 陵园区域东侧设置广场及停车场。(1)车行主路功能为连接306省道及通往崖坡村的道路,为规划区内出行主要道路。
(2)车行次干道主要为各功能区连接路。 (3)步行主干道主要为祭拜活动主干道。 (4)步行次干道主要为游园小道。 4、景观绿化系统主要包括步行步道、砖砌景墙、景观小品等。 5、总体布局及指标 项目总体布局满足土地利用规划及建设指标,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总体规划技术指标详见下表1。 表1 城乡公益墓园(骨灰安置所)总体规划技术指标 表3、建筑设计方案 以城市公益墓园(骨灰安置所)为例。 (一)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建筑防火设计规范》(-200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0);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200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2003);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2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06)(2014年版);城市管线综合工程规划规范(-98);给水排水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200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2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2009);建筑防雷设计规范(-2010);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07);城市绿化及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与木本幼苗(CJ/T34-9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现行有效的其他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二)建筑设计 1.建筑工程 (1)适用技术标准 工程等级:三级 建筑防火等级:三级 建筑耐久性:二级(50年) 屋面防水等级: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6度()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2)地理位置 位于停车场1附近,主要提供部分服务功能。 (3)设计规模 建筑规模按项目总面积361亩计算,建筑面积控制在2560平方米以内。 办公及生活综合服务楼,两层,框架结构,,平方米。 一层为商务用房,主要用于哀悼、家属休息等;二层为管理用房,用于办公。 附属用房,一层框架结构,,主要为公共卫生间、设备用房、仓库、食堂等,,平方米。 骨灰安置所,一层框架结构,主要用于骨灰安放,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外观设计以坡屋顶为主,局部平屋顶为辅,层次分明,整体造型简洁而不简单。主要材料为仿石外墙砖、白色外墙漆、青石瓦,造型简洁严谨,与墓园主题相一致。(4)主要建筑材料及方法附属用房主要供工作人员休息和管理墓园及为人们提供一些服务,位于停车场右侧,交通便利。具体材料及方法如下:a.外装饰立面以庄重、朴素为主,外墙组团采用深色花岗岩装饰,装饰线条为浅棕色外墙漆,窗户采用无色透明中空玻璃,台阶为赭石花岗岩。b.内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