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众在方正县日本人墓地祭拜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日本的一个新侨郡——黑龙江房郡。
之所以称其为“新”,是因为该县并不是传统的旅日华侨之乡;传统的旅日华侨故乡是浙江省温州市西部毗邻的丽水市青田县,早在二战前,青田县就是旅日和旅欧老华侨的主要故乡。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出生在方正县的人开始选择去日本发展。
方正县之所以成为“新侨乡”,是因为根据2014年中日学者联合撰写的一篇学术论文,截至2014年,在日本方正县出生的华人有3.8万人,其中1.2万人已取得日本国籍,2.6万人仍保留中国国籍,不过这2.6万人中,有不少人正在准备入籍。
您觉得3.8万赴日旅游、1.2万成为日本公民的数据还不够多吗?
但你可能不知道,截止2009年,黑龙江省方正县人口只有22万人,在日“方正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取得日本国籍的“方正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取得日本国籍的“方正人”占到在日“方正人”的31%。
这三项数据均为全国最高。
那么,黑龙江省方正县为何有如此高的赴日旅游和入籍日本人口比例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先锋团体
这个故事开始于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
众所周知,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对中国东北三省实行“吞并”政策,大批日本人从日本移民,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东北开发集团”。
据日本统计,最高峰时,居住在东北三省的日本人约有155万人。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苏军越过中苏边界,开始进攻日本关东军。
当时已经实力衰弱的日本关东军,无力照顾自身,无暇顾及东北三省的日本侨民;而东北三省的日本侨民也开始自发地逃往关东军控制的海边和大城市。
这也包括居住在黑龙江的日本侨民。
黑龙江省方正县,伪满时期属三江省管辖(今黑龙江省东北部)。方正县周边有大罗米开发组、伊汉通开发组、永建开发组、宝兴乡长野开发组四个开发组。方正县周边共有日本人2114人、456户。
说实话,这些日本侨民虽然无辜,但他们所谓的“开发”,其实就是强行霸占当地中国人已经开垦的耕地,然后强迫中国人真正开垦回来。
因此,这些日本侨民也许没有侵略和剥削的主观意图,但他们来到东三省定居,本身就是一种侵略和剥削。
回到正题,方正县还有一个特殊之处,这里是当时日寇在黑龙江的粮食供应基地,也是日寇进哈尔滨的必经之路,因此大量居住在佳木斯等靠近中苏边境地区的日侨,为了躲避苏军的进攻,都经过方正县前往哈尔滨。
据日本学者统计,到方正县被苏军彻底控制时,共有1.5万名日本侨民滞留在方正县附近;虽然苏军也在方正县设立了所谓的日本难民收容所,但这个收容所是当时苏联设立的难民收容所中条件最差的。
结果,为了生存,有2300多名日本女子与方正县居民结婚,另有3420名日本侨民留在方正县,作为佃户、佣人或打零工。
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位名叫松田千惠的日本女性,她的故事在2018年被《文汇报》报道后广为人知。
1941年,来华后的松田千惠一家在北靠山屯村家门前拍照。
她当时的日本丈夫被关东军强行俘虏,生死未卜,为了活下去,她选择带着孩子嫁给方正县的一名中国农民。
松田千绘也因为善良的中国丈夫而得以在方正县生活。
松田千惠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干了一件大事:她主动找到有关部门,希望收集当时基本暴露在野外的日本人的尸体。对,你没看错。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但方正县周边的山谷里仍然有很多暴露在野外的日本侨民尸体。
后来,有关部门同意松田千惠的请求,修建了“方正区日本人墓地”;据《文汇报》报道,墓地位于方正县城东部,距县城约5公里,在炮台山脚下一处向阳的斜坡上,占用了大片土地。
墓地四周松林环绕,墓基和墓碑均为水泥砌成,墓碑正中写有“方正区日本人墓地”,左下方写有“1963年5月成立”字样。墓地入口两侧分别有“中日友好,永不战乱”“真挚友谊,世世代代传承”八个醒目的大字。
这也导致改革开放后,有大量日本侨民后裔或亲属来到方正县瞻仰拜拜,日方也主动加强与方正县的联系。
与此同时,随着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侨民及家属回日本的工作也于1973年开始进行。此后,不断有由特殊地域和血缘关系所束缚的家庭从方正县移居日本。
这也导致方正县很多中国居民突然多了许多日本亲戚。
以《文汇报》报道的松田千惠为例,她的儿子崔凤仪虽然还留在方正县工作,但从理论上讲,崔凤仪当时完全符合移居日本的条件,假设崔凤仪当时选择移居日本,那么当年就可以取得日本国籍。
崔凤仪的妻子及亲属可以崔凤仪“日本人”亲属的名义申请到日本留学或工作。
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中日两国收入水平差距很大,不少方正县民众选择通过“亲戚”到日本工作、学习、生活,也是可以理解的。
同时,由于方正县境内中日混血家庭较多,甚至不少已经有第三代,因此,拥有一定比例日本血统的方正居民在前往日本旅游时选择加入日本国籍也是可以理解的。
20 世纪 80 年代的日本东京
而且,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虽然方正县经济在哈尔滨市所辖县区中只能算是中下游,但方正县的人均存款额却是哈尔滨市的两倍多;同样,邮电业务量系数也是哈尔滨市的1至2倍,可见方正县通过邮政与国外的资金、物资等流动十分活跃。
从1980年至2010年方正县各项指标的变化来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73倍,人均税收增长了30倍,金融机构年末存款增长了357倍。这说明,虽然方正县不少人选择去日本旅游,甚至入籍日本,但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如此高的存款数据,说明这些去日本旅游的方正人,经常往家乡汇钱。
综上所述,虽然方正县赴日旅游并入籍日本的比例很高,但是从邮政汇款等数据来看,这些赴日的方正县人似乎并没有“忘本”的现象。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