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祖墓风水分析 毛泽东祖墓风水解读
毛泽东祖父的墓就在虎斜坪上。虎斜坪东面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左右两边的群山从虎斜坪延伸出去,形似龙座。此墓位于一条支龙之上。出水口为宜勋,坐向为四山海相桂四龙。周围山势秀丽,有任、子、桂三峰。上方有林官水、地王水,无长生水。
风水师分析,毛泽东祖墓有三点好处:一是毛泽东祖墓穴位方位自然,即子午、卯酉、四方,也就是帝王方位。二是毛泽东祖墓前有巨石,形似青龙白虎,是权势高贵的象征。三是明堂宽阔壮丽,也是一派冲天之势。
邓小平祖墓风水
邓小平祖墓位于四川广安佛手山。佛手山历来被当地群众视为风水宝地。奇特的山形,犹如一位巍峨的巨人端坐于周围群山之间。其龙自天府尊形而来,上起下伏,一路左转右转,轮回重生,至洞口处,山体翻腾,右龙翻腾,大停小落。三颗金星串在一起,是串珠龙入头而后又从上方升起(如三个蘑菇就是串珠龙),形似狮子仰天。玄武挺拔,从巨石中升起,犹如官帽。 佛手山山形奇特,相传形似佛祖端坐在莲花台上,左手托经,右手触膝,神情庄严。远处,层层浅丘蜿蜒曲折,犹如朝圣者,虔诚地俯首称臣。脚下的渭水如银线落下,绕山绕岭,东流而去。真有千人俯首、万山并进参拜的气势。
邓小平祖墓是先埋头石骨后化土入洞,颇有贵气。祖墓中埋葬着邓小平的祖母戴氏、生母谭氏等邓家先祖。位于更山甲方向,左侧有青龙,右侧有白虎,两边有秀峰石印,明堂内龙虎沙层层相扣,堂前水流众多,可以说是世间少有的富贵之地。墓地位于佛手山半山腰,整个地理位置犹如一张金椅,左侧有青龙,右侧有白虎,前有朱雀,后有玄武。邓家先祖墓位于佛手山巨峰的山腹之中。
习仲勋陵的风水
习仲勋陵于2005年迁葬,一位风水师对陵墓的风水作出了如下评价:
“下元八期,千山巡相,以青龙白虎沙镇守,安山为文星安,水从右流向左,酉水发源于上堂,卯为水口,水流方向。酉、辛为天山猪三分。武水天丰侯卦,水口卯(临卦)紧锁,有师印星托水。”
白话解释:
1、“千山寻相”是下元八运中最旺的卦象之一,意思是说习仲勋陵的风水是周围地区最旺的地方,千山寻相宜直方,不宜针方,不怕空方,地运可延续160年,如果地脉长,江河汇合,地运更持久。
2、“青龙白虎沙守”至“三尖天山猪”指习仲勋陵的风水布局,在青龙白虎守护下,当地酉水发源于三尖天山猪,由右而左,犹如护城河,造就了习仲勋陵的风水。
3、《无水天风后卦》末尾以易卦的形象来分析习仲勋陵的风水走势,水口紧锁,有项银星大人托水,犹如天将镇守习仲勋陵风水。
林建英《名人墓地风水分析与解读》名人墓中,叶氏家族有一座祖墓,位于广西贵港市黄连镇流溪山形地。道路直达墓址,为名人墓,葬于清末。据碑文记载,主墓为叶选平之叔父,另一墓不详,为两广最佳名人墓之一。原书有碑文为证,上书:“两广名山一流,福地两墓无双。”由此印证了这里有两座墓,且是两广名人墓中一流之地。此地还是从广西南宁大明山的龙脉,到贵港市黄连镇流溪山。 中间有一座形似将军帽的石山,按寻龙穴位规矩,这属于太祖山,形似火星(按星象寻龙,这属于连真火星),必定十分尊贵。前面有三层帐篷;再往上是少祖山(破军形)。龙从左边落下,起一个土星(属于巨门土星)。脉从中央出去,直下左右,龙行王字形,共九节,经过一个武曲星(金星),中间一个文曲星,冲破峡谷,起一个谭星(木星),这是母山,左右帐篷开,青龙白虎直下洞星,中间有三颗水星连到洞星。洞星不大,刚够做坟墓。 洞星前有印章星作案(刚好与胸口齐平),内气收敛,外砂白虎含情转案,青龙四层配以雅刀,前裹后铺,案外满是石峰,形似旌旗剪子,中央大厅浩瀚,犹如练兵场,故此地名为黄连镇,确有其因。亦可谓将军坐镇中央大厅,天下武将皆可出。此地帐宇重重,铺子层层包裹,洞点只见沙土安宁,不见杀戮。方圆数里,星峰密布,后山插满旌旗鼓声,犹如将军出征。 按照寻龙点穴、名墓印斋风水布局,只可占天机,仍是大好形势,富贵接踵而来,租金数万,门第庞大,又是贵人三年不败的绝好地方。
如何解读名人朱元璋墓的风水分析
孔子墓风水传说 据说孔子七十三岁时,预感到自己的命运走到了尽头,不久就要死去。他一边感叹“泰山断了?梁柱断了?诸子凋零了?”,一边决定带领弟子探寻、选定墓地。临终前,孔子把自己的死比作泰山的崩塌。墓地的风水直接关系到后人的兴衰,于是他不辞辛劳,亲自跑来跑去。最后,他选定了曲阜城北的泗水河畔,圈出了一块面积十八亩的墓地。子路说:“这里风脉虽好,但前面还有一条河。”孔子说:“不必着急,以后会有秦人来开凿这条河的。” 孔子死后270多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有人建议:“欲使儒学灭亡,先毁掉孔墓的风水。孔林中没有河流,若在孔子墓前开河,将孔子与渠里故居隔开,孔子就不能显圣了。”秦始皇随即征剿,在孔墓南面开凿了渚水河,正好为孔子服务,完成了孔墓最后的风水工程。孔子从不崇拜神灵,所以这似乎是上天的安排。由于这条小河就在墓前,所以被后人称赞为“无穷灵源,宜与天地永同”。
据《明史·太祖记》和《天府广记》记载,朱元璋幼名崇仁,又号兴宗,字国睿。他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家,家境贫寒。他十七岁时,因旱灾、蝗灾,父母兄长相继去世。邻居刘继祖心生怜悯,给他一块墓地,他便得以安葬亲人。从此“无依无靠,便出家于皇觉寺”。后来时局顺遂,他征伐中原,定都金陵,登基为帝。于是,他光宗四代,在凤阳修建仁祖淳帝陵,并命太子赴泗州(今江苏泗洪县)祭祀祖先。 由于年代久远,当时祖先的埋葬地具体位置已难以确认。因此,太子一行只好站在泗州城上,望江而去进贡。不过,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十月十二日,一位名叫朱贵的族人声称找到了朱元璋祖父的居所和埋葬地,并发表了一则风水故事:
朱元璋的祖父是宋末元初人,江苏句容县同德乡朱家村人。天下乱了之后,他带着家人渡过淮河,定居在泗州。每逢有大事发生,当地百姓常常推他做司仪。一天,他正躺在屋后杨家墩下的一个坑里休息。突然来了两个道士,一老一少。老道士指着西祖躺着的地方说:“你把西祖埋在这里,一定能做皇帝。”年轻道士问:“你为什么这么想?”老道士说:“不信你插根枯树枝试试,一定会长出叶子的。”说完,他连忙叫西祖起床。西祖听到他们的谈话,就装作睡着了。于是,两个道士插完树枝就走了。 过了十天,喜祖早早去查看,果然枯枝发芽长叶了。于是他巧妙地用了换人之计,把活枝拔掉,换上枯枝。过了一会儿,两个道士来了。老道士见枯枝还没发芽,喜祖又在旁边,便起了疑心,指着喜祖说:“一定是这个人换的。”转身对喜祖说:“若想得福,死后葬于此,你家必出一个皇帝。”说完便愤然离去。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喜祖死后葬于此地,不等葬好便修建了陵墓。年底,朱家迁居钟离以东的盱眙县木昌里。一天,朱元璋的母亲遇见一个长须怪相的怪人,头戴黄冠,身着红衣。 他给了她一粒白色的药丸,药色闪闪发亮,她一服下去,就怀孕了。第二年,也就是元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九月,她生下一个儿子朱元璋。此时,距离祖父下葬只剩一年的时间了……
由于朱圭认墓有功,朱元璋除赐给他土地、房屋、银票、金带、衣服等物品外,还特封他为祖陵管事,并让他的子孙继承管理祖陵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