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结束后,《追影追声》主创分享了拍摄背后的故事。本报讯(记者杨丽轩魏庆摄)作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祖籍汕头潮阳的蔡楚生在家乡留下的史料已非常少。为了向这位“电影大师”致敬,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传播学院三名潮州学生近日完成了时长65分钟的电影《追影追声》。昨日下午,该片在汕头图书馆放映。潮剧、小公园、骑楼、干捞面、竹藤椅等“在地元素”贯穿其中,整部影片充满潮汕特色。
《追影追声》讲述的是面临人生抉择的潮汕青年周文翰,机缘巧合下,与师弟梁志斌、师妹唐宇携手寻找中国“电影大师”蔡楚生的足迹,并受此启发,做出勇敢的选择。影片中,三位主演通过收集蔡楚生个人资料、探访其故居、扮演真人等方式,讲述了这位“电影大师”的传奇一生。由于这是一部以潮汕青年为主角的本土电影,影片中除了潮汕话对白,还有潮剧、小公园、百货商场、万安街、干捞面、竹藤椅、向阳照相馆等汕头市民熟悉的元素。
影片导演李昂是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传播学院2015届毕业生,是汕头本地人。他表示,选择“电影大师”蔡楚生的故事作为影片题材,纯属偶然。大三那年,李昂曾到台湾做交换生,当时看到台湾青年很关心家乡的人和事,受此影响,他决定拍一部充满潮汕元素的电影。回校后,他和同乡周艳琼、许一平组成摄制组,并招募大三、大四学生加入,前往潮汕文化研究院、文联、潮阳文化馆、蔡楚生故居等地寻找“电影大师”的足迹。
“蔡楚生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但在潮汕地区关于他的记载却并不多。其实他在年轻的时候就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选择,而我们现在也处在‘去还是留’的这个岔路口。”李安说,这个现实主义题材,是影片所讲述的蔡楚生故事之外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现在很多学生拍片都选择自己熟悉的或者家乡的题材,这样拍摄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把潮汕文化传播到外面去。”该片导演、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融合媒体专业主任胡录峰说,接下来他们会进一步优化这部影片,计划明年带着它到外地去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