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梅县区、丰顺县、兴宁市等地近期均举行集体树葬活动。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随着我市殡葬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树葬在节地、生态、实惠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传统殡葬观念逐渐“松绑”,选择树葬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梅江区仙鹤山庄的梅江区树葬区,只见一排松柏下青草如茵,草丛中一块块石碑紧密矗立,门前鲜花簇拥。据了解,梅江区树葬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目前已安放51座骨灰瓮。按照单座墓穴占地面积约1平方米的标准,一座墓穴的面积约为一座树葬骨灰瓮面积的25倍。“树葬节省土地、生态又免费,今年报名参加集体免费树葬活动的有34户人家,比去年的16户增加了一倍多。”梅江区树葬区负责人梁光祥介绍。
3日,记者在梅县区澄江镇湖州村永乐仙庄的树葬区看到,不少家属早早来到现场做准备(如下图,吴腾江摄)。“或许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观念,祭祀活动规模越大、越隆重,越能表达对祖先的尊重,所以很多人无法接受生态葬这种形式,但我觉得这种生态环保、朴素的形式,也能表达我们的哀思,值得推广和提倡。”参与树葬活动的徐女士说。据永乐仙庄经理赖欣介绍,本次树葬活动共有29户家属参加,与去年基本持平。参与活动的亲属中既有企业家、公务员,也有教师等各行各业的人士。 “目前,梅县区已建成总规划面积30亩,可容纳8000个生态节地安葬点和树葬园。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行墙葬、花园葬、草坪葬等环境友好、少占地的生态安葬方式。”梅县区殡葬管理监督大队队长张新文告诉记者。
按照《梅州市殡葬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该市实现“县级行政区域树葬(花葬、草坪葬)骨灰安葬区覆盖率100%”的目标。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市已建成7个县级树葬区,各县(市、区)也陆续出台相关奖励补贴政策,为逝者家属提供免费服务,鼓励民众选择生态、节地安葬方式,每年不定期举办集体免费树葬活动,逐步推行节地生态安葬。
【来源】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