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公墓官网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这里墓碑价格相当于巴黎高档公寓:揭秘拉雪兹神父公墓“居民”的传奇人生

发布时间:2024-08-15 18 浏览: 70

今年又到清明节了,我们一起去已经成为巴黎文化地标的法国拉雪兹神父公墓看看那里埋葬了哪些国际名人吧。

每年接待350万游客的拉雪兹神父公墓,原本是一座偏僻荒凉、“只适合埋葬穷人”的“不雅”公墓。同样,巴黎另两座著名公墓——蒙帕纳斯公墓和蒙马特公墓,原本分别是垃圾场和采石场。

1804年,拉雪兹神父公墓迎来了第一位“访客”——一个普通的5岁女孩。那一年,公墓只迎来了13位常驻成员。为了提振当地的墓葬市场,市政府不惜发起“公关运动”,打扰埋葬的拉封丹和莫里哀,将他们的遗骸迁至拉雪兹神父公墓。而这两位一生努力的作家死后也没有让政府失望:短短15年间,居住在公墓的人数从2000人飙升至3.3万人。

在这个占地45公顷的墓园里,你可以根据墓碑上的数字来悼念名人,也可以像一些居民一样,体验在这里散步、读书的宁静。

“形象大使”:莫里哀、拉封丹与师生情侣

除了上文提到的拉封丹和莫里哀,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一对夫妇”的阿尔伯塔和爱洛伊丝也是墓地的一大“看点”:神学家阿尔伯塔爱上了比他小22岁的学生爱洛伊丝。为了不影响爱人的教学和名誉,怀孕的爱洛伊丝不愿举行婚礼。但在她叔叔富勒伯特主教的坚持下,两人秘密结婚了。然而,不公开结婚的决定再次激怒了他们的叔叔,他给阿伯拉尔施以阉割,这是对通奸和强奸的惩罚。此后,爱洛伊丝留在了修道院,阿伯拉尔则成为了一名修道士。

埃洛伊斯和艾伯塔。

有趣的是,这或许并不仅仅是一出“为爱不顾自己的性命,最后却悲惨地分开”的爱情悲剧。事实上,此事发生20年后,两人曾多次互通书信,信中的内容似乎都在展现“爱情已消失”的现实:当埃洛伊丝始终拒绝这个世界上那种无视真爱、只看重婚姻的虚伪贞洁观时,阿尔伯塔却陷入了对昔日激情的悔恨之中。

法国拉雪兹神父公墓_拉兹雪夫神父公墓_拉雪兹神父公墓

“被阉割的”吻痕之墓:奥斯卡·王尔德

这位爱尔兰裔诗人、剧作家堪称拉雪兹神父公墓的“国际面孔”。在私生活准则极为严格的英国,王尔德曾因“与其他男性有猥亵行为”被判处两年苦役。刑满释放后,他立即前往巴黎。仅仅三年后,46岁的王尔德在巴黎阿尔萨斯酒店去世。

王尔德曾说:“我靠天才生活,靠技巧写作。”但这里的天才显然不包括理财能力:去世时,这位作家身无分文,他的亲属只能在巴黎郊区的一座公墓里买得起二等墓。

他的好友兼爱人罗伯特·罗斯用了九年时间为王尔德还清债务,筹得足够的钱让他在拉雪兹神父公墓安息。不仅如此,这位忠贞的爱人还邀请艺术家雅各布·爱泼斯坦为王尔德打造了一块备受争议的墓碑:一个长着翅膀的斯芬克斯(恶魔天使),雕刻自王尔德的诗歌《斯芬克斯》。传言墓碑上的男性生殖器是1961年“两位英国老处女”阉割的,而拉雪兹神父公墓的管理层还不忘“变废为宝”,将破碎的部分用作镇纸。此外,在王尔德逝世50周年纪念仪式上,人们还将罗伯特·罗斯的骨灰埋葬在这座坟墓中。

这位陌生人在巴黎墓碑上的肖像,曾收到世界各地粉丝的唇印,并曾被涂上红唇。2011年,这块曾多次被冲洗过的墓碑周围装上了两米高的透明玻璃。王尔德的孙子梅林·霍兰德解释道:“墓碑每次被冲洗,都会被损坏,给它造成无法修复的伤害。尽管我们一再劝告游客,但亲吻王尔德的坟墓已成为许多来巴黎旅游的游客的必做之事。”

奥斯卡·王尔德的墓碑在被清理之前。

叛逆、率真、莫名的风靡:防护玻璃上的新吻,正是王尔德风靡的明证。不禁让人好奇,心狠手辣的王尔德会对此作何感想。毕竟,对他而言,吻不仅是爱情的象征,还与危险、死亡紧密相连。比如,在写给情人“波西”的、成为其罪证的信中,王尔德写道:“你那生来就是为了歌唱的嘴唇,也能给我如吻般令人陶醉的吻,这真是一个奇迹。”或许,正如《奥斯卡的幽灵》作者所写,这个禁忌之吻让王尔德经历了“一场伟大的、诗意的悲剧”,而“没有骨气的”波西则经历了“一系列缓慢、连续、无休止的小折磨”。

无悔无乱无奢侈的人生——伊迪丝·琵雅芙

法国拉雪兹神父公墓_拉雪兹神父公墓_拉兹雪夫神父公墓

法国歌手埃迪特·琵雅芙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除了大家熟知的《玫瑰人生》之外,她的成名曲《你无处不在》《我无悔》也出现在《拯救大兵瑞恩》和《盗梦空间》中。

1963年,这位曾经的“留守儿童”因肝癌在法国南部著名的香水之乡格拉斯逝世,享年47岁。在她去世几小时后,她的好友、著名诗人、导演让·科克托也随之离世。

去世时,皮亚芙“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了 20 岁”。事实上,她无法抵挡纵情享乐的诱惑,即使以加速衰老和死亡为代价:她喜欢美食和美酒,因车祸染上了吗啡瘾,不顾医生的嘱咐继续巡演,许多个晚上靠药片帮助自己入睡,然后又吃不同的药片让自己保持清醒。

在她去世前几年,有人问身体已经不好的皮亚芙:“你的生活很混乱,你认为节俭的生活好吗?”她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回答道:“绝对不好!”

这让我想起电影《假小子》里皮亚芙唱的歌词:“日常生活的欢乐/对我而言真的不重要/美德只是那些相信自己能上天堂的人的/弱点/我更喜欢/一个人造天堂的承诺。”

这种“任性”和自我毁灭倾向似乎是不幸的童年和情感经历的产物:皮亚芙1915年出生于移民聚集的巴黎贝尔维尔。她的父亲是一名戏剧演员,后来成了街头杂技演员,母亲靠唱歌为生。年幼的皮亚芙被父母抛弃后,住在祖母开的妓院里,意外地得到了那里女孩们的喜爱和关注。根据她的传记,皮亚芙在3岁至7岁之间因角膜炎失明,这些妓女甚至还筹钱为她提供朝圣费用,让她恢复视力。

身高不足1.5米的皮雅芙在街头卖艺时被恩人、巴黎当红酒馆老板路易·勒普莱发掘,后者不遗余力地栽培她,不仅艺术之路一帆风顺,皮雅芙与众多演员、拳击手、歌手等公众人物的爱情生活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1961年,皮雅芙获“终身成就奖”,并在埃菲尔铁塔下演唱了代表作《最长的一天》,之后她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在她葬礼当天,数万名歌迷跟随她徒步前往墓地,送别“小云雀”。

她与父亲、最后一任丈夫泰奥和 2 岁时去世的女儿葬在一起。埋葬在她旁边的亨利·萨尔瓦多要求不立墓碑,因为他“不想挡住照在皮亚芙身上的阳光”。她的前情人、著名演员伊夫·蒙当和他的妻子也安息在拉雪兹神父公墓。

拉雪兹神父公墓_法国拉雪兹神父公墓_拉兹雪夫神父公墓

“难以言表”的火爆—— Noir

维克多·诺尔,一位鲜为人知的 19 世纪记者,因反抗暴政而在 21 岁时牺牲,如今已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地方之一。然而,让他走红的,是他墓穴铜像上的一个“琐碎细节”:传说中,触摸雕像的某个部位,可以带来神奇的怀孕率,或不可言喻的力量。如今,这部分在被无数双手触摸后,变得光滑闪亮。

极简主义墓碑——普鲁斯特

相比王尔德,普鲁斯特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似乎属于极简主义风格。事实上,“原始”墓碑已被破坏,一些游客会在上面放上几块普鲁斯特爱吃的玛德琳蛋糕。值得一提的是,《追忆似水年华》中斯万的原型之一哈斯也葬在拉雪兹神父公墓。

上吊自杀的疯狂天才——奈瓦尔

巴尔扎克生前喜欢在拉雪兹神父公墓散步,并主动将书中的几位人物埋葬在那里。雨果参加巴尔扎克的葬礼时,在他的坟墓里呆了很久。相比之下,巴尔扎克墓地里的“邻居”、才华横溢的诗人热拉尔·德·内瓦尔却显得有些孤独:1855 年 1 月 26 日,巴黎刚刚下了一场大雪。就在这样一个早晨,内瓦尔被发现在他的公寓里上吊自杀。

据说,奈瓦尔是大仲马众多代笔作家之一。他去世后,大仲马为这位作品充满迷雾与幻觉的诗人安排了葬礼,并在其墓前立起香烟形状的墓碑。此外,著名作家普鲁斯特、布勒东等都曾从奈瓦尔的《火之女儿》中汲取创作灵感。

他们选择回到这里

拉雪兹神父公墓里有太多传奇人物,难以一一列举:肖邦,他埋葬在公墓里,但心脏却保存在华沙圣十字教堂;吉姆莫里森,27岁时死于巴黎住所的浴缸中,管理处因访客过多而不得不安装摄像头;还有曾经大名鼎鼎的俄罗斯斯特罗加诺夫男爵夫人:据传说,她留下遗嘱,将她的全部财产赠予能在她豪华的坟墓里住上一年的人,但许多尝试过的人都发疯了;还有法国女演员、著名演员让路易的女儿玛丽特兰蒂尼昂,她被男友“黑色欲望”乐队主唱殴打致死。

如此多的世界级文化名人选择在此居住,让人不禁想到衡量一座城市的标准,不仅是人们是否愿意在此居住,还有是否愿意回到这里。因此,拉雪兹神父公墓也体现了巴黎的价值。另外,据悉,普通人若想葬于此,需要支付相当于巴黎高档住宅的价格。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