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公墓官网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俄罗斯“白银时代”女雕塑家戈卢布金娜

发布时间:2024-08-22 18 浏览: 93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的30年被称为俄罗斯文学艺术的“白银时代”。这一时期正值两个世纪之交,期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数次俄国革命。

“白银时代”是相对于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而言的。“黄金时代”是指以普希金等大师为代表的19世纪俄罗斯文学。“白银时代”是继普希金等大师之后,俄罗斯又一个动荡而辉煌的时代。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俄罗斯从封闭的帝国走向开放的帝国。在欧洲现代主义文化的影响下,短短几十年间,俄罗斯现代文学艺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

本文介绍一位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的女性雕塑家——安娜·戈卢布金娜(1864-1927)。

戈卢布金娜出生于莫斯科州扎赖斯克郊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经营着一个菜园。她两岁时,父亲早逝,留下了七个孩子。由于家庭条件恶劣,只有男孩可以上学。戈卢布金娜童年时期在当地教堂执事的指导下接受了启蒙教育,之后完全自学成才。她从小就喜欢读书,更喜欢画画、玩泥巴、雕塑,对泥塑表现出了敏感。家人很珍惜她在这方面的天赋。

25岁那年,戈卢布金娜来到莫斯科,考入莫斯科绘画、雕塑与建筑学院雕塑专业,随后考入圣彼得堡美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当时,许多俄罗斯艺术家反对学院派传统,对后来“巡回展览派”的保守题材和过时的表现形式感到不满。在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下,他们崇尚创作自由,热衷于创新艺术形式,踏上了欧洲艺术的朝圣之旅。

戈卢布金娜也渴望追寻西欧文学和艺术的新潮流。她最喜欢的地方是巴黎,那里有现代雕塑的先驱——雕塑家罗丹,以及新兴的印象派。罗丹与印象派画家来往密切,他受到印象派画家用画笔捕捉瞬间自然光影的影响和启发,并将这种技巧巧妙地运用到雕塑中。

1897年,戈卢布金娜来到巴黎,结识了罗丹,并请求成为他的学生。大师被她的朴实和对艺术的执着所感动,愿意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教导这位俄罗斯女学生:老师给她布置作业,学生按时完成,然后把作业带回来向老师请教。她跟随罗丹学习了两年多。

莫斯科圣母教堂_莫斯科新圣母公墓_莫斯科圣女公墓介绍

在大师的指导下,她的才华得以闪现,罗丹不止一次夸奖这位学生的作业:“太棒了!”

戈卢布金娜的雕塑作品《老年》于1899年在巴黎沙龙展出,获三等奖。这件作品深受罗丹著名雕塑作品《奥米艾尔》(又名《老妓女》,1885年)的影响。

1899年底,戈卢布金娜完成学业回国,在莫斯科开始雕塑生涯,成为俄罗斯第一位女性雕塑家。她专注于肖像画创作,牢记导师罗丹的教诲:没有哪种艺术创作比肖像画更需要深刻的洞察力。

此时,戈卢布金娜已在中国小有名气,她被邀请为莫斯科艺术剧院的门楣创作浮雕《海神波塞冬》(1902-1903年),这是她的经典雕塑作品之一,作品中的泥塑已达到自然流畅的境界。

这个出身贫寒、自幼未受过正规教育的农家女孩,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雕塑家,并有幸成为罗丹的学生,从而成为最具欧洲现代主义风格的俄罗斯雕塑家。

1905年1月22日(俄历1月9日),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发生“血腥星期日”事件,戈卢布金娜对此感到愤怒。“血腥星期日”促使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爆发。在此期间,这位女雕塑家将自己的住所提供给革命者秘密聚会,革命失败后,她被捕入狱,经姐姐亚历山德拉营救,才获准出狱,但必须接受当局的监视。

戈卢布金娜怀着实现人类进步事业的美好理想,创作了《卡尔·马克思画像》(1905年),被誉为俄罗斯第一位创作马克思雕像的雕塑家。

莫斯科新圣母公墓_莫斯科圣女公墓介绍_莫斯科圣母教堂

1908年,戈卢布金娜申请到母校莫斯科绘画雕塑建筑学院任教,但因曾被捕入狱而被拒绝。学校督察、莫斯科市市长在戈卢布金娜的申请书上写道:“不予批准”。当时担任莫斯科绘画雕塑建筑学院教授的著名画家舍洛夫对学校领导的行为无法容忍,他公开表示:“戈卢布金娜是一位真正的俄罗斯雕塑家,这样的人才在这里极为罕见,她的请求应该得到重视。”

谢洛夫认为政府如此对待如此有才华的雕塑家很不公平。由于无法超越学校的“章程”,谢洛夫于 1909 年 2 月辞职以示抗议。

女雕塑家本人早已饱受磨难,申请被拒也在意料之中。她对维护正义的舍罗夫表示感谢,从此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她雕塑的对象很广,除了普通人,更多的是文艺界的杰出人物,比如诗人莱蒙托夫、别雷,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等。在创作过程中,她首先深入研究了这些大师的作品,尽力去理解他们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她认为,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戈卢布金娜终于在1910年在莫斯科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规模虽小,但对她来说已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戈卢布金娜的爱情生活并不顺利,因此她一直单身,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热爱的艺术事业中。1914年,这位50岁的女雕塑家举办了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个人画展。她将作品出售所得全部捐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伤的俄罗斯士兵。

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迫使沙皇退位,以相对和平的方式结束了长达300年的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临时政府。二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俄国历史的发展。临时政府颁布的第一项法令就是废除检查制度,允许人民享有言论自由。高尔基等社会知名人士认为,当前的任务是捍卫二月革命的成果,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戈卢布金娜和许多文艺界人士都支持高尔基的主张。

八个月后,十月革命爆发,推翻了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成员被捕,其中两人被杀,震惊社会。高尔基愤怒地来到司法部,坚持要求释放被捕人员。由于他的威望很高,临时政府成员很快就被释放。

1918年,苏维埃政权向全国雕塑家提出了新的任务。4月14日,列宁签署了《纪念碑宣传计划》,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拆除为歌颂沙皇及其仆人而建的纪念碑,并拟定纪念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纪念碑的计划”的命令。全国各地的雕塑家和建筑师立即热烈响应了这一号召。只有戈卢布金娜保持沉默,因为她认为新政权对临时政府成员不好,这显示了她桀骜不驯的性格。

苏联政权也不喜欢戈卢布金娜作品的现代风格。

晚年,戈卢布金娜创作了两尊十分引人注目的雕像:《列夫·托尔斯泰半身像》(1927年)和《小桦树》(又名《风中少女》,1927年)。前者体型巨大,令人难以相信是出自女性之手,是塑造托尔斯泰形象的多种造型艺术的杰作。她十分敬佩这位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就像大海,他的眼睛灼热无比。”

《小桦树》描绘的是一位纤弱的少女站在风中,十分迷人。据说这是以她的侄女薇拉为原型创作的,如今它的复制品就矗立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薇拉·戈卢布金娜的墓碑上。高芒先生曾在新圣女公墓见过这尊雕像,称赞它“散发着女性的魅力”。在我看来,这尊风中少女充分体现了女雕塑家本人坎坷的一生,饱经风雨。

戈卢布金娜病重时留下遗嘱:将自己在莫斯科的工作室和150多件作品捐献给国家。这位女雕塑家去世后,她的姐姐实现了她的愿望。1932年,她的工作室被改建成戈卢布金娜纪念馆,侄女维拉·戈卢布金娜担任纪念馆馆长。

但1952年,苏联美术家协会主席格拉西莫夫下令关闭戈卢布金娜纪念馆,理由是这些作品违背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在斯大林逝世后的“解冻”时期,戈卢布金娜的名声才得以恢复。1976年,戈卢布金娜纪念馆重新开放,但她的很多作品已经遗失。

1964年,正值戈卢布金娜诞辰100周年,苏联政府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邮票上印有雕塑家戈卢布金娜的肖像,背景是她创作的大型雕塑《列夫·托尔斯泰半身像》。

半个世纪后的2014年2月,为纪念戈卢布金娜诞辰150周年,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国立美术馆举办了戈卢布金娜作品展,表明这位女雕塑家在俄罗斯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将永远铭记她的丰功伟绩。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