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公墓官网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东秦陵的主人是秦始皇的祖父

发布时间:2024-08-24 00 浏览: 47

秦东陵挖掘_秦东陵墓_秦东陵一号墓发掘

主墓M1北侧剖面勘探孔

秦东陵挖掘_秦东陵墓_秦东陵一号墓发掘

北侧主墓勘探过程中发现的陪葬坑

本报陕西记者 赵建兰

继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陵、宝鸡凤翔秦公陵之后,秦东陵是陕西地区发现的又一重要秦国君王陵寝。但由于秦东陵仅进行勘察钻探,尚未发掘,且文献记载稀少,因此关于陵寝和大型墓葬的埋葬方式历来存在较大争议。1月5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2012年秦东陵“一号陵”考古勘探重大成果:确认“一号陵”内“亚”字形大型墓葬为秦始皇祖父秦昭襄王与皇后唐太后的合葬墓。据史料记载,秦东陵还埋葬了秦始皇的父母。据悉,今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将联合西安市临潼区秦东陵文管处对秦东陵部分墓葬坑及建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秦东陵范围

秦东陵之名最早见于《汉书·萧何传》,但在《史记·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中,这里被称为“至阳”。这是因为这里靠近秦的至阳县,所以陵墓就以地名命名。之所以叫“东陵”,是因为它与关中西部秦永城的秦公陵(“西陵”)相对应。秦东陵位于陕西咸阳东部临潼县韩峪乡,骊山西麓,是战国晚期秦国诸王的陵墓。据史料记载,这里埋葬的诸王和王后有昭襄王和汤太后、庄襄王和狄太后、宣太后、太子道等。

东秦陵的发现纯属偶然。1986年,临潼韩峪右王村村民王学良在修筑水渠时,突然发现地面上有两条整齐的夯土路。他的直觉告诉他地下可能有墓葬,于是立即向当时的临潼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报告。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立即组成专家组,会同临潼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勘探。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发现这两条夯土路是两座“Y”字形墓葬。同时发现以两座墓葬为中心,以天然壕沟和人工壕沟为屏障,形成了一座完整的墓葬群。墓地内有人工挖的护城河,壕沟深6米,顶部宽约10米,还发现2座陪葬墓、3座陪葬坑、4处建筑遗址。后来又发现了“二号墓地”和“三号墓地”。那么,如此庞大的古墓地里埋葬的究竟是谁呢?考古专家通过数据分析,结合现场勘察和古籍记载,确认韩愈古墓地即为东秦陵。

秦东陵一号墓发掘_秦东陵挖掘_秦东陵墓

为明确东秦陵“一号墓地”地底文物结构与分布情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2012年再次进行了勘探。勘探确认东秦陵“一号墓地”区域涉及范家庄、马庄、东门村、枣园村等村落。位于骊山西麓坂园地区,距秦志阳城遗址西约1.5公里。地形属东高西低的斜坡地势,坡度10度至30度。南临小峪河,北至王坡沟,东起范庄、吴家坡,西至马庄村东。海拔约557米,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即1236.34亩。此外,在墓地四面均发现了埋葬坑12座,小型陪葬墓3座共计161座,建筑遗址11处;其他时代古墓葬37座,晚期坑19座,窑址8处,井址4处,晚期撞击坑2条。

墓主人身份被揭晓

2010年11月,东秦陵“一号陵”M1号墓被盗事件引起轰动。人们在感叹被盗11件文物价值之高,且均为国家一级、三级文物的同时,也对两件重要文物背后的墓主人身份极为好奇。经专家鉴定,“八年造”漆木高足豆盘为古代储粮器具,基本完好,黑红相间,彩绘流云纹,豆盘略有破损。铭文有“八年宰相薛钧造,八年宰相受赐”等字样,印证了齐人孟尝君曾任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宰相的历史事实。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被盗M1墓的主人应为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

“秦东陵实行以一代君主(或未继位的诸侯)为中心的独立陵寝制度。如果说“一号陵”南侧的“亚”字形墓毫无疑问是昭襄王陵的话,那么秦东陵其他三​​座陵墓主人的身份就十分清楚了。北侧另一座“亚”字形墓中,出土了一件“私官”铜鼎。“私官”即太后的食官,因此墓主人应为昭襄王皇后——唐太后的陵墓。”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孙伟刚说。但这似乎与文献记载不一致。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昭襄王有一个妃子叫“唐八子”,其子即位后被谥为唐太后,死后“与先王(秦昭襄王)合葬”。对此,孙为刚解释道:“这是我国古代同陵‘同墓不同坑’的葬制形式,与史料并不矛盾。”

在战国时期的几代秦国君主中,秦昭襄王在位时间最长,为秦始皇的最终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位期间灭亡了西周,夺回了象征王权的“九鼎”。他的贡献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位君主,所以他将自己的陵墓建在至阳而不是在其父亲惠文王的陵区也是合情合理的。

按照古人尊西南的观念,可以推断宣太后、昭襄王、庄襄王三人的陵墓在秦志阳陵区内是自南向北、自西向东排列的,这与文献记载的葬于志陵、骊山麓的诸王、太后的情况相一致。也就是说,宣太后、昭襄王、汤太后、庄襄王、狄太后、道太子都葬在秦志阳陵区内。但庄襄王、狄太后的陵墓目前尚不清楚。

陵墓制度可能不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陵墓是指帝王及其妃嫔的陵墓和宫殿建筑。东汉蔡邕《都段》一书中有记载:“上古无墓祭,至秦始皇有陵……”因此,考古界普遍认为,陵墓设置陵寝制度始于秦始皇时期。但在对东秦陵“一号陵”进行考古勘探时,却发现了陵寝建筑的踪迹。

孙伟刚告诉记者,此次发现的建筑基址中,位于主墓西北的一组建筑遗址范围较大,虽然中部被后来的沟壑和农业生产破坏,但从勘探结果来看,其结构应为大型建筑遗迹。其结构可能与秦始皇陵西北发现的陵墓建筑遗址相同,可以对文献记载的陵墓建筑进行补充。

这意味着陵墓制度的起源或许并不是从秦始皇开始的,而很有可能在战国晚期就出现了,或许就是在秦东陵的“一号陵园”里。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