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元代砖雕壁画墓“喜眉”图。茌平区文物保护中心供图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6月15日举办元代砖雕壁画墓保护展示研讨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石窟寺研究中心主任李宝俊介绍,茌平区焦庄墓地发掘的两座元代砖雕壁画墓,在聊城乃至鲁西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与过去山东流行的圆形穹窿顶墓不同,此次发现的元代砖雕壁画墓形制特殊,为矩形拱顶式。
茌平区元代砖刻壁画墓于2023年初被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其所在的焦庄墓地遗址涵盖金、元、明、清等朝代,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器、釉器等各类器物800余件。
“焦庄墓地是聊城地区迄今发掘墓葬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对于探索宋元时期地方城市的空间布局,以及家族墓地的布置、营建方式、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价值。”李宝俊说。
李宝军介绍,保存完好的这座元代砖雕壁画墓编号为M105。墓葬规模较大,由斜坡式阶梯墓道、仿木结构的墓门、矩形纵拱式墓室组成。“壁画内容都是元代流行的题材,比如备酒、备茶等。”
“出土壁画排列合理,集中在墓室前室和后壁。前室东壁为砖雕衣架,饰以黑墨彩绘。东南方为一手持玉壶春瓶的男侍者,壁画反映的应是备酒图。西南方向残存一些侍者形象,似为备茶图。”李宝俊介绍说,西墓室北壁有《眉间欢喜图》壁画,东墓室北壁有以花卉枝叶为主题的壁画。
“焦庄墓地很可能是金、元、明、清时期茌平县居民的公共墓地,可惜没有发现墓志铭等文字记载。”李宝俊告诉记者,山东发现的元代壁画墓主要分布在济南、淄博一带,其他地区发现的很少或没有。“与山东其他地方发现的元代墓葬相比,焦庄墓地发现的元代墓葬更有特色。这到底是个别现象,还是局部现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副院长童彦锋表示,茌平元代壁画墓保存完好、挖掘方便,是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社会展示和利用价值,是黄河、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体现。
茌平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李兴东介绍,此次发现的元、明、清时期砖室墓,结构精巧,装饰精美,墓壁上砖雕灯盏、假门、桌椅等,富有时代特色。此类墓葬结构在茌平尚属首次发现,在鲁西地区也属罕见。
李兴东表示,下一步,茌平区文旅局将结合全区博物馆办展实际,开辟博物馆展览空间,采用场景复原和部分实物陈列,辅助多媒体展示方式,达到最佳展示效果,让文物“活”起来,让考古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