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歇(公元前314年—公元前238年),楚国江夏人,籍贯楚国藩属黄国(今河南潢川县)。战国时期楚国王室大臣,著名政治家,与魏无忌、魏信陵君、赵胜、平原君、齐孟尝君田文并称“战国四君”。任楚国宰相。黄歇游历广泛,善于辩论。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黄歇任相,封为春申君,封淮北十二郡。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死,春申君奔丧,李渊派人埋伏在蓟门内,杀死了春申君及其家人。据《越绝书》记载,春申君在楚幽王当政期间被楚幽王所杀。
传令至秦
黄歇年轻时,便四处求学,学识渊博,他的辩才出众,很受楚庆祥王的赏识。
公元前298年,秦国派大军攻打楚国,攻占了吴郡(今重庆东部)、潜中郡(今湘渝贵州边境)。公元前278年,攻占了楚国都城隍闾(今湖北江陵),并向东进军竟陵(今湖北潜江)。楚庆襄王被迫将都城东迁到陈县(今河南淮阳)。此时,楚庆襄王急于与秦国讲和,于是于公元前272年派遣才华横溢的辩才人黄歇出使秦国。
当时秦昭王派白起攻打韩魏联军,在华阳大败,俘虏了魏将芒茂。韩魏两国只好投降秦国,听从秦国的命令。秦昭王已经命令白起联合韩魏攻打楚国,就要出发了。这时,黄歇恰巧来到秦国,听说了秦国的计划。黄歇便上书劝说秦昭王,说秦国和楚国是两个最强大的国家,秦国如果要攻打楚国,必然两败俱伤,而韩、赵、魏、齐等国则容易从中得利,不如让秦国和楚国结盟,然后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其他国家。秦昭王被黄歇说服了,于是阻止白起参战,并派遣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前往楚国,与楚国缔结盟约,成为友好国家。黄歇接受盟约之后,便返回了楚国。楚庆祥王派黄歇和太子熊完到秦国做人质,秦昭王扣留了他们十年。
公元前263年,楚庆襄王病重,秦国却不同意让熊万回楚。黄歇知道秦国的宰相范雎和熊万关系不错,便极力劝说范雎。黄歇指出楚庆襄王的病不一定能好,如果秦国能让熊万回去,熊万即位后就会感恩秦国,会努力维持与秦国的关系。如果不让熊万回去,反而用来威胁楚国,楚国必然会另立诸侯对付秦国,秦楚关系就会破裂,被秦国控制的诸侯熊万就会变成一个废物。范雎将黄歇的意思传达给秦昭王,秦昭王让熊万的老师回去打听楚庆襄王的病情,回去后做好打算。黄歇此时对太子熊完十分担忧,便为熊完出谋划策,说:“秦国扣留太子,就是想借此机会索取好处。现在太子无力给秦国带来好处,我心里很是担心。杨文君的两个儿子都在楚国,如果楚王不幸去世,太子又不在楚国,杨文君的儿子必定会被立为继承人,太子就不能接受楚国了。不如逃离秦国,随使者出去;请让我留下来,以死承担责任。”
于是黄歇让熊完换衣服假扮成楚使者出境的车夫,自己则留在住处,以生病为由不肯见熊完。当熊完走得很远,秦国追不上他的时候,黄歇才把实情告诉了秦昭王。秦昭王大怒,要黄歇自杀。范雎劝说,熊完即位之后一定会用到黄歇,不如让黄歇回去,以示秦国的善意。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建议,把黄歇送回了楚国。
辅佐国家,掌权
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后,楚庆祥王去世,熊绾即位,是为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黄歇被楚考烈王任命为楚相,封为春申君,封淮北十二郡。十五年后,与齐国接壤的淮北战乱频仍,黄歇便向楚考烈王请求,将自己在淮北的十二郡封地换给江东,楚考烈王答应了黄歇的请求。
公元前260年,赵秦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受秦国诡计,用只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了老将廉颇,导致赵国大败,秦军四十余万士兵被杀。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宰相赵胜到楚国求救。楚考烈王抛弃了秦楚联盟,派春申君率兵救援赵国。同时,魏国也派信陵君魏无忌救援赵国。在楚魏赵三国的联手下,一举击溃了秦国,邯郸之围得以解除。
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春申君北伐鲁国。次年,春申君灭鲁国,任命荀况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太守。春申君助赵灭鲁,在诸侯中的威望大增,也使楚国再次繁荣昌盛。
春申君黄歇在对外咄咄逼人、咄咄逼人的同时,还与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争相向贤臣表示敬重和尊重,吸引家臣。巅峰时期,黄歇手下有三千多名家臣,位列“战国四君”之首。黄歇的家臣大多咄咄逼人,奢靡浮夸。有一次,赵国平原君派家臣来拜见春申君,春申君安排他们住在上等的客栈里。平原君的家臣想向楚国炫耀赵国的富足,便故意头上戴玳瑁簪子,亮出镶嵌着珍珠宝石的剑鞘来拜见春申君。然而春申君的上等家臣却都穿着珍珠做成的鞋,这让平原君的家臣们汗颜。
公元前256年,秦国灭亡了西周。同年,居于西周的周赧王去世,作为天子之国的周朝不复存在。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即位,任命吕不韦为相,率兵灭亡了东周。公元前242年,诸侯国担心秦国兼并中原的势头无法遏制,于是,除亲秦的齐国外,其余五国互相缔结盟约,联合攻秦。他们让楚考烈王担任联军首领,让春申君挂帅,任命庞暖为联军统帅。联军一度攻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秦国派出全国各地的军队迎战,联军大败而逃。楚考烈王恐秦国报复楚国,便将都城迁到寿阳,并将战争失败的责任归咎于春申君,从此对春申君便不再理睬了。
荆棘门之死
春申君有位赵国的家臣叫李渊,他把自己的妹妹李欢送给春申君做妃子。后来,李欢怀孕了。由于楚考烈王在位多年,无子嗣,春申君担心楚考烈王死后,楚国的王位会被其他王室继承,影响自己的政治地位。李渊建议春申君把自己的妹妹李欢送给没有子嗣的楚考烈王做妃子,这样她所怀的孩子就有机会继承王位。
后来李桓生下双胞胎,长子熊瀚被立为太子,李渊成为楚王的叔父,得以和春申君共同执掌楚国大政。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李渊怕太子熊瀚的背景暴露,又想取代黄歇,便暗中培养刺客准备刺杀春申君。春申君的另一名家臣朱英得到消息,提醒春申君注意李渊的动向,但春申君认为李渊没有勇气和能力对付他,便无视了朱英的警告。
不久,楚考烈王去世,李渊冲进宫中,在姬门下埋伏了刺客。春申君进宫吊唁,在姬门下被李渊的刺客埋伏,当场被斩首,抛在姬门外。同时,李渊派兵来到春申君家中,将春申君的家人全部处死。同年,熊翰继位,是为楚幽王。李渊取代黄歇,被任命为楚相。
关于春申君死后的葬地,众说纷纭。一说葬于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李营子镇,现该地有“春申君墓地”。一说葬于古乾中县(今湖南常德)开元寺。陈桥驿主编的《中国都城辞海》载:“皇陵,即春申君黄歇之墓,在江陵城东三十五公里,泥岗湖东岸。”另外,江苏苏州一带民众对春申君十分崇敬,许多人把他奉为城隍,为其立神牌,并定期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