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是清明节第一天,广州迎来扫墓小高峰。记者走访广州火葬场、广州银河革命公墓等扫墓地点发现,今年扫墓总体形势有序。据统计,截至3日17时,广州共有187万人次成功预约扫墓,当天就有12.38万人次入园扫墓。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广州所有扫墓地点均实行扫墓前实名预约制。不少人表示,预约制扫墓更便捷、省心。
预订
保持扫墓秩序
上午9点左右,记者乘坐地铁来到广州银河革命公墓。途中,已经有不少市民手捧鲜花、水果步行前往公墓祭拜。银河革命公墓门口附近,设置了预约车辆等候区,车辆有序通行,交通基本畅通。
广州银河革命公墓入口处,设置了4条预约专用通道和护栏。“请出示预约码和健康码。”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市民测量体温、核对预约信息后,仅需几秒便可顺利入园。为了方便未进行网络预约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扫墓,银河革命公墓还专门设置了现场预约通道。
场外扫墓
逐渐成为市民的新习惯
祭拜先人不再局限于现场追悼会。近年来,广州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创新“骨灰带回家”“送骨灰上门”“邮寄吊唁”“网上追悼会”等多种非现场追悼方式,开创文明殡葬新风尚,让人们有了更多缅怀先人、表达哀悼的方式。
3日下午4点,广州银河墓园营业大厅迎来了正在办理“接骨灰回家”手续的蔡先生,蔡先生在业务受理单上填写了相关信息后,持骨灰存放证来到骨灰安置所领取骨灰、带骨灰回家,寄托家中哀思。
除了“迎骨灰”服务外,近年来不少市民开始接受更加多元化的悼念方式,网络追悼会仍是市民积极参与的悼念方式。此外,今年清明节,广州市继续推行“邮寄悼念”服务,提倡市民以邮寄信件的方式悼念先人,其中不少信件寄到了银河陵园烈士墓。
南方日报记者 王祥波 管兮如意 通讯员 廖培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