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公墓官网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深山秘境古国:天王城内“王者级”陵墓(图)

发布时间:2024-09-21 09 浏览: 49

◇高中评田保宗高玉剑

出土马骨

2012年春天,山东省沂水县,百花盛开。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里竟然出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此前,冲着名气来此的游客络绎不绝,但大多是为了在天王城观看马战和在地下大峡谷体验暗河漂流而来。

武斗场内,战马嘶鸣,锣鼓齐鸣,两军对峙,刀光剑影,将士驰骋沙场的英姿和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把观众带入了千年前王城保卫战的年代。以西周历史为背景的大型古马战秀,是沂水县开发的天上王城景区特色主打旅游项目。这是根据姬王屯兵姬王沟的历史传说而专门打造的山顶马战,生动地呈现了姬王亲自率兵驰骋沙场的英雄形象和山顶马战的壮观场面。为此,天上王城终日人马嘶鸣,熙熙攘攘。一群群游客在为精彩的马战喝彩的同时,也被将士们的马术绝技所震撼。广大游客可谓是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然而,不少游客在震惊之余,也在讨论:“历史上姬国真的在姬王沟存兵吗?难道这里真像景区宣传的那样,‘深山藏古国,天上建王城’?”

时间可以让记忆永恒。

1月4日,随着天上王城景区水库修建的挖掘机不断深入,游客们的疑问也慢慢得到解答。

4月16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是一个对沂蒙山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无比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山东省沂水县天上王城景区吉王沟春秋古墓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召开,位于该县权庄镇的天上王城景区名声大噪。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临沂电视台、临沂日报等众多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天上王城顿时热闹起来,震惊全国,更受到世界的关注。

初春时节,天气尚寒,山顶更是冷冽。为了迎接旅游旺季的到来,天上王城景区早就开始着手完善施工,他们决定在山顶开挖人工水库,增加天池的水源和景点。1月4日晚,挖掘机师傅耿忠军挖出一些明显不该在这里的零散碎片。起初他并没有太在意,可半个多小时后,突然挖出一个巨大的物体。这个直径约六七十厘米的巨大物体,呈圆形。施工现场突然挖出如此巨大的物体,让所有人都很惊讶,挖掘工作也立刻停止。大家突然想起当地的一个传说——“吉王沟上有千年古墓,里面埋着一些稀世珍宝。”难道传说中的宝藏现在正在被挖掘出来?发掘机师傅立即向景区领导汇报。第二天,景区管理人员带领考古部门工作人员到现场勘察,经鉴定,发掘物为青铜器。临沂市文广局听取汇报后,立即派专人到现场,责令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受损文物用土覆盖保护。同时对出土文物进行没收清点,运往沂水县博物馆封存。为加强文物保护,该市迅速成立了以临沂市文广局、沂水县有关领导为组长的文物安全保护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施工现场安全保护工作。 2月1日,山东省文物局接到临沂市文广新闻局的报告后,也立即派专人前往天上王城对出土文物现场进行现场勘察,并迅速上报国家文物局。同时,省里还出台了《关于对沂水县姬王沟古墓进行保护的意见》(鲁文函[2012]14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沂市文管办、沂水县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正式进驻施工现场,开始对姬王沟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天国历史上存在“古国”的谜团逐渐被解开。

这座古墓属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600多年,修复部分南北长28米,东西宽13.6米,比山东省发现的任何一座春秋时期墓葬都要大。古墓周围未发现盗洞,主墓室和南北墓室均未遭到破坏,墓葬内应还发现有大量青铜器。专家表示,如此高标准的春秋墓葬从未被盗过,而且位于丘陵地带如此特殊的地貌环境中,在国内十分罕见。春秋时期,沂蒙地区曾有过多个古国,这座古墓的发现将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有力依据。

20日,我们有幸来到发现春秋诸侯墓葬的沂水县泉庄镇天上王城景区,详细了解了近期考古发现。考古现场负责人告诉我们,16日的考古发掘取得了很大进展,南、北箱内的成堆青铜重物基本露出地面。从17日起,发掘清理的重点放在了南部的墓葬区。我们注意到,经过一天的劳作,北箱内的铜錞于、甬钟、鎛钟、牛钟等青铜重物,被考古人员用刷子、竹签仔细清理,面貌基本露出,器型规整,花纹精美呈现在眼前;南箱内的鼎、鬲上原有的马骨已经被拆除。考古队还清理了墓葬西侧的一块灰色区域,专家推测这里存在发现活人祭祀的可能,这将使这次考古发掘的价值更加引人注目。灰色区域南侧、南厢西侧的大片区域也在清理中。墓主人的棺木是最有悬念的部分。清理后,棺木上的横木一段露出土红色,看上去质地细密、厚实,品质良好。令人欣慰的是,横木下方还有几厘米的空间,有利于保护棺内随葬品。同一土层内的棺木木材基本已经腐烂,看上去就像泥土。

在17日的发掘清理过程中,考古人员惊讶地发现,随葬的钮钟均经过调音处理。这座古墓有望成为“国宝”。北箱中的9只钮钟全部经过调音处理,而其他类型的陪葬乐器则没有这种情况。考古人员表示,为了调整这些打击乐器的音高,古人会用锉刀在钟乐器的唇口锉出凹槽,以达到合适的音调。北箱中的钮钟全部都有这样的凹槽,说明它们曾经是使用过的乐器,而非专门用于陪葬的陪葬品,但其他甬钟和璧钟则没有这种情况。

18日,考古队将继续对墓室进行清理发掘,特别是棺椁的清理,非常令人兴奋。有可能出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器物。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非常清晰,内容有待解决。其中,青铜鼎的内壁上有非常清晰的25个字的铭文。专家告诉笔者,其内容大致说明了该物品是谁制作的,谁使用的,可以推断这是母亲给女儿的嫁妆。还有一些祈求平安的吉祥话语。青铜碗上有36个字的铭文,专家可以识别出“江国”字样。江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正阳县,距离天王城500多公里。该器物也可能是作为嫁妆送到山东的。专家表示,在春秋时期,一国公主远嫁远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仅靠这种猜测还不能确定墓主人的身份。18日下午3时许,主棺室发掘现场传来一阵惊呼声,天上王城姬王沟春秋墓的清理发掘获得重大突破。考古人员在墓葬主棺室东部发现一件玉器。到目前为止,这是主棺室发现的第一件陪葬品。为了防止玉器受损,考古人员第一时间用保鲜膜覆盖保护。根据考古人员的描述,这是一个弯曲的玉器,应该是玉璧或者玉圈。目前,只清理出外缘几厘米,其形貌圆润,刻有细密的花纹,花纹十分少见,属于双勾线工艺。从露出土面的部分可以看出,玉器表面接近鲜红色的漆器,虽然埋藏时间长达2600多年,但玉器并未受到周围漆器或其他杂质的污染,依然晶莹剔透。据了解,迄今为止,姬王沟春秋墓中共发现3件玉器,均未受到污染。考古人员表示,玉器的出现让墓主人为王公贵族身份的推断更加坚实。根据以往发掘经验,春秋时期该级别的墓葬,在主棺室上方的棺材内,都会平放一块玉璧或玉桂,朝向墓主人的头部,是身份的象征,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使用。目前发现的玉璧直立在棺材内,考古学家推测应为棺板坍塌所致:“玉璧穿透棺盖,至今完好无损,说明玉的质地很坚硬。”玉器的发现给考古工作带来了惊喜,但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墓主人的头部朝向哪个方向?考古学家告诉笔者,玉璧或玉桂一般都是朝向墓主人头部的方向放置的。目前发现的玉璧在主棺室的东侧。若以此推断,墓主人的头部可能面朝东方,但另一方面,该墓的墓道也在东方,与以往发现的墓葬有很大不同。据了解,日前,考古人员根据墓道在东方,推断墓主人的头部可能面朝西方,但这件玉器的出现,让墓主人头部的方向蒙上了一层疑云。

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一些陶片残片。陶片因其特征更为清晰,被考古学家用来判断墓葬年代。可惜的是,它破碎严重,形状暂时无法确定。除了“问出”墓主人身份,考古学家还可以通过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来达到这一目的,但这需要很长时间。

19日上午,考古人员暂停主棺室的清理发掘工作,对其进行绘图和拍照。下午,考古人员按照计划继续对主棺室进行层层清理,并找到了第二具随葬品,墓主骨骼也即将重见天日。除了上述发现,考古人员对主棺室的清理工作已经接近核心层面。从现场看,主棺室内凹部分距离地面非常近。考古人员告诉笔者,根据发掘进度,主棺室最凹的位置距离棺底只有十厘米左右,也就是说,可能存在的墓主遗骸和随葬品都在这十厘米之内。墓主骨骼什么时候能清理完呢?考古人员表示,还需要再往下清理五六厘米才有可能出现,届时考古人员将根据骨骼状况判断墓主人的性别,根据牙齿状况推测墓主人的年龄。

20日,古墓发掘有重大发现,首件玉器或为玉璜。考古人员继续对沂水天上王城春秋墓主棺室进行清理,经过发掘,18日出土的首件玉器已基本出现在人们面前。根据目前的情况看,这件玉器并非此前推断的玉元或者玉环,而是一块玉璜。截至20日,古墓中又出土了多件玉器。这些出土玉器,是否与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六件玉器相对应?考古人员告诉记者,除了昨天推断出的玉琮外,其余出土玉器因暴露面积较小,名称尚无法确定。考古人员需要进一步清理主棺室才能一探究竟。目前已出土8件玉器,其中最早出土的环状玉器经鉴定为玉璜,两件经鉴定为玉琮,其余器物名称尚待确定。此外,在主棺室东侧还发现4颗材质不明的珠子。

21日,考古人员将继续重点清理目前出现的8件玉器。相信随着清理工作的深入,未鉴定玉器的种类将逐一被辨认出来,更多的不明物件将会出现。与此同时,墓主人的骸骨也随时有可能露出。

同日,沂水县“天王城”吉王沟春秋古墓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先军同志明确要求:“对于我们沂水来说,春秋古墓的发现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一份重要的资源,也是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基础,具有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发展意义。天王城古墓的发现,改写了沂水的历史,增强了沂水的文化自信,也为沂水打上了一个真正的文化符号。全县上下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全力以赴把春秋古墓和出土文物保护好、保存好,这样才能对得起历史、对得起人民。随着春秋古墓的成功发掘,我们要踏上历史文化研究、开发利用的新长征,拉开沂水经济发展的春秋帷幕,唱一出春秋剧。”

22日,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志秀一行来到山东省沂水吉王沟古墓发掘现场,现场察看古墓前期发掘工作,并与省内著名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专家、青铜器保护专家等有关研究人员召开座谈会,探讨古墓前期发掘、下一步文物保护工作以及整个遗址的保护开发等工作。

在古墓发掘现场,文物考古专家们一边听取古墓发掘情况的介绍,一边对墓葬年代、墓葬类型、出土文物、与墓主人身份有关的器物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吉王沟春秋墓是山东周代考古的重要发现。墓葬出土器物体积大、精美,铭文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对研究周代历史文化和当地人文风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全国而言,已发掘的春秋墓和战国墓葬很多,各种类型,但大同小异。但沂水天上王城春秋墓具有位置稀少、车马坑与棺椁同室、墓道方向相反、礼制制度等特点。对于下一步保护开发工作,专家领导一致认为,要继续对吉王沟春秋墓周边进行科学勘探,彻底摸清古墓葬分布及周边地质情况,加快规划遗址博物馆。同时,考古专家提出,吉王沟春秋古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具备申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格。

27日,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司司长关强率专家组到吉王沟考古遗址指导工作。关强表示,相关部门要积极收集文物信息,确保后期考古论证和研究。要及时对周边进行全面勘察,防止施工损坏文物。要对不同质地的文物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保护。要继续加大发掘现场安保力度,及时做好雨季防水工作,确保考古工作有序进行。

据悉,吉王沟春秋墓出土了编钟10枚、钟4个、编钟9个、石磬10个、琴2把,还有镌盘1个、壶、带柄壶1个、铜舟3件、镜、璘、鼎等51件。此外还清理了玉匕首1把、玉羊头1件、金器1件、象牙器2件以及铜镞、匕首、金、圭、铜器、骨簪、瑟等兵器。主棺室正在清理中,棺室内已暴露玉璜1件、玉琮2件、玛瑙项链等10余件。

......

目前,鸡王沟顶部天上王城景区发现的春秋墓葬相关部门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适时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未来将在遗址上高标准、高规格建设遗址博物馆……

天上王城沟顶春秋时期古墓的发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探险。今年“五一”假期,沂水县12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3.55万人次,同比增长8%;实现门票收入859.05万元,同比增长12.8%。沂水县旅游品牌已成洼地效应。

“古国”早已不再是传说,吉王沟给了沂蒙一个惊喜,给了世人一个惊喜,震惊了世人,让世人永远记住了!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