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西安看秦唐,北京看明清,徐州看汉朝”。徐州并不是一座热门的历史文化名城,但却拥有大量汉代文物。“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组成的“汉代三大奇迹”已成为徐州的旅游文化名片。在“三大奇迹”中,徐州汉墓的规模和数量无疑位居第一。徐州地区迄今已发现楚王(后)墓葬8处、大型墓葬20座,分布在楚王山、狮子山、北洞山、龟山等地;其中,龟山汉墓规模最大、建筑最精美。
一件文物证实了墓主人的身份
徐州是刘邦的故里。刘邦建立汉朝后,立其弟刘交为楚王,封地在今天的徐州。刘交的后代继承了楚王的封号。西汉时期,徐州共封了十二代楚王。龟山汉墓于1981年被当地群众在采石时发现。1985年,刘注龟钮铜印出土,确认墓主人为第六代楚襄王及其妻子的合葬墓。龟山汉墓也是目前徐州发现的唯一一座已确认主人身份的汉墓。
经过一系列考古发掘,龟山汉墓现已作为遗址博物馆对外开放。中国对外开放的古墓葬很少,像龟山汉墓这样的景点十分少见,也成为徐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汉人讲究死如生,当时盛行厚葬之风,因此徐州的汉墓大多依山而建,龟山汉墓也不例外。龟山虽然不高,但这座汉墓几乎掏空了整座龟山,是一座典型的横洞墓,规模在诸侯墓中堪称惊人,充满了楚汉风范的雄伟与奔放。
走廊之谜
进入景区,有一张龟山汉墓结构示意图,游客行走的通道是原貌保留下来的甬道。甬道表面平整,很难想象古人如何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情况下,手工将石堆打磨出如此光滑的表面。甬道入口才是汉墓真正的入口,过去,墓门被26块石头堵住,每块重达6-7吨。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墓门口的石头质地与龟山不同,明显是从外面运来的。那么,古代修墓者是如何将这些石头运到墓门口的呢?至今仍是个谜。
有趣的是,考古人员在清理石碑时,发现最外层的石碑上刻着几行篆书小字,大意是:“我楚王对天发誓,我入土后墓中绝无金银玉石等奢华陪葬品,请大家不要打扰我的墓地!”然而,这种“此地无银”式的哭穷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龟山汉墓还是遭到了盗墓贼的抢劫。此外,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龟山汉墓还出土了百余件珍贵文物。这些出土文物大部分摆放在徐州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只有一小部分和“哭穷碑”还留在龟山汉墓展厅。
汉墓内有两条平行的甬道,沿中轴线以极高的精度建造而成。景区内特设红色激光从墙尾射出,让游客直接感受到西汉时期高超的发掘水平。根据现代计算,这两条甬道若是延伸,直到800多公里外的西安才能相交。古人是如何做到的,至今仍是个谜。
死亡如同生命,奢华的地宫
整个汉墓被现代灯光照亮,比起古墓,少了些阴森,但进入其中,仍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内部空间被分成多个功能区域,有客厅、舞厅、车马库、厨房、厕所等设施,与墓主人生前一模一样。尽头的空间最宽阔,是主室,按照以前皇家宫殿的布局,“前朝后寝”。
前殿象征着楚王统治、祭祀、宴请宾客的殿堂,后殿则是安放棺椁的地方。正室中间的石柱,正好位于南北甬道的中轴线上,也就是整个陵墓的中心,让人不得不佩服当时工匠的巧思。
《楚王迎宾》未解之谜
现在棺室内摆放的是楚王棺木的复制品,原件早已腐烂不堪;其实整个汉墓各室的展品也都是复制品。棺室内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汉墓对外开放后,棺室北墙上隐约出现了一个人影,形似楚王,头戴高帽,系着宽腰带,拱手行礼,被称为“楚王迎宾”。专家们猜测这个阴影是不是墙体渗水造成的,但多少年来这个阴影既不增大也不缩小,原因至今未明。
可见龟山汉墓至今仍笼罩在神秘之中,除上述之外,还有虎门之谜、星象分布图之谜等等,因其复杂性,又被称为“东方金字塔”,成为徐州汉文化遗存中精彩的一页。
除了参观汉墓,还可以去景区内的点石园石刻艺术博物馆,石碑石像颇具野性;还有圣旨博物馆,收藏着清朝很多圣旨,可以让整个行程的体验更加丰富。
地址:鼓楼区相王北路3号
票价:联票80元/人,讲解90元/场,语音导览10元/场
开放时间: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