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南省海口市西部的宾雅村,墓园呈长方形,四周石墙环绕,园内草木常青,环境整洁,清静庄严。海瑞墓园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皇帝派徐子维来海南督建。据说,在海瑞灵柩运到现在的墓园时,吊棺的绳子突然断了,人们以为这是海瑞自己选择的风水宝地,便将他葬在那里。
陵园门口青灰色石牌坊上镌刻“岳东正旗”四个红色大字,一条宽阔的花岗岩路从牌坊直达基座。甬道两旁有石羊、石马、石狮、石人等,或立、或坐、或卧,栩栩如生。一只石龟占据墓前路中央。陵墓布局与杭州岳墓相似,但规模略小。陵墓内有石供案、石台、五道栏杆,石砌圆形墓室。墓室直径1.6米,高2.6米。墓前石碑上镌刻有“明帝诏葬南京都察院右侍御史大夫子善墓,谥忠节海公”30个大字。该碑高4米、宽0.8米、厚10厘米,为400年前建墓时的原物。
如今,海瑞墓只是一座空坟。十年动乱中,海瑞遗体被挖出,游街示众,最后在海口市中心广场焚烧。1982年,当地政府重建海瑞墓地。每年农历二月二十日,也就是海瑞的祭日,当地百姓都会到墓前祭奠。海瑞虽然身为封建官吏,但一生清正廉明,因此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