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今日头条]
唐宋明清四朝,破案高手并不多,唐朝有狄仁杰、许有恭,宋朝有包公、寇准、宋慈,明清只有海瑞和号称“鬼神会伸冤”的于成龙。
但真正在司法实践中有所建树的只有明代的宋慈和海瑞,前者的法医学专著《西苑集录》从13世纪到19世纪沿用了600多年。
后者的气魄和司法实践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其确立的无罪推定、保护私有财产的“海瑞定理”,至今仍是中国法律史上的课题。
据《明神宗实录》记载,1567年二月初一,已备好灵柩的海瑞向嘉靖皇帝上交了一份《治安奏疏》,被誉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上最坦诚的奏疏”。
《治安奏疏》全文2730字,先是赞扬嘉靖“天资聪颖,明察秋毫,即位初年,铲除积弊,为天下开天辟地……”一番奉承之后,突然话题一转,举事例直接指责嘉靖的错误。
嘉靖看后大怒,立即示意将海瑞逮捕。《明史·海瑞传》记载,身边的太监黄金说道:“此人一向以愚昧著称,听说得罪了皇帝,便知道该处死,便买了棺材,辞别妻儿,在朝堂上等候处刑。奴婢也纷纷逃走,无一人留下。他不是要逃走吗。”嘉靖听后,久久无语。
据《明世宗实录》载:“皇帝初读此章,甚怒,将章摔于地。后取回,置于御案上,每日反复诵读,感慨万千,在宫中珍藏数月有余。”
嘉靖将海瑞的《治安奏疏》在宫中珍藏了数月,因不愿被打上弑忠谏大臣的烙印,只在海瑞患病时才将其关入狱中。
嘉庆二十三年(1587年)十月,海瑞在南京任职期间病逝,御史王永吉为海瑞主持葬礼时,发现海瑞的府邸已是破烂不堪,最后筹措了一笔钱为海瑞办好丧事,灵柩运回家乡海南琼山(今海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