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地宫的具体布局经过专家论证,共占地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座紫禁城。可以说是非常壮观了。
史书记载,秦始皇陵地宫以水银为主河,上有夜明珠饰的天空,下有中国地理地图。蜡烛主要由美人鱼膏油制成,可以永久保存。秦始皇陵地宫外就是著名的骊山,它就是封住秦始皇陵地宫的土堆。
秦始皇陵地宫的整体结构呈漏斗状台阶向下延伸。越往下走,地宫的面积变化就越小。可以说,这充分利用了拱桥结构的设计原理,使外部压力能够充分利用到地宫。这从它在历史上多次地震中保护秦始皇陵免遭倒塌就可见一斑。可以说,秦始皇陵地宫之所以能够完整地保存至今,正是得益于这种漏斗形的拱券结构。秦始皇陵地宫东西墙长168米。在封土墙的内部,研究人员发现了石头结构。
秦始皇陵地宫内有长达数公里的排水沟,防止地下水渗入,保护了秦始皇陵地宫免受雨水侵蚀。另外,底部有17米厚的防水层,上面有84米宽的黄土堆,充分保证了秦始皇陵地宫内部的干燥。秦始皇陵的地宫是根据中国地理地图集建造的,所以内部形状大致与当时中国秦朝的领土轮廓相似。在秦始皇陵地宫的东侧,考古人员发现了5条墓道,西侧和北侧也各发现了1条。此外,还发现了其他地方的墓坑。
秦始皇的陵墓应分为四部分,但目前已发现东、西两座陵墓。秦始皇陵的地宫到底是什么样子,对我们来说仍然是神秘莫测的,所以没有人知道里面具体是什么形状。我们对秦始皇陵的发掘现在已经不能进行了。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样的奇观,我们只能慢慢等待。未来当科技发达时,考古学家将对秦始皇陵进行详细的勘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