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蝴蝶湖于2015年建成,位于宁波植物园内,属于公园内部河网。总面积约100米,最深处水位-4.5米。配有音乐喷泉、游船等设施。河岸以生态、自然坡度为主。湖中有两个独立的岛屿。湖区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湖周围种植有水生美人蕉、水蜡烛、芦苇、雪花莲、荷花等水生植物。湖中常栖息着白鹭、水鸡、天鹅等。湖面时常有成群的鱼儿聚集,展现出生动的四个季节。美丽的景色。 2019年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
蝴蝶湖的原址是灵草村、河流和农田。原灵草河河道狭窄,水系不通。一旦遇到大雨和台风,经常会发生洪水,淹没一些房屋和农田。 2011年,宁波花卉园林示范区(宁波植物园)项目获批并规划设计。 2014年,根据宁波花卉园林示范区(宁波植物园)规划设计,宁波镇海区蝴蝶湖及其支流水系建设启动。 2015年,宁波镇海区蝴蝶湖及其支流水系竣工。同时修建水闸4座、强排水泵站等配套设施,保证园区内植物的灌溉用水,防洪排涝能力不断提高。 2018年至2019年,宁波镇海区蝴蝶湖投资约100万元,实施湖滨生态建设、水厂净化等生态水体建设项目。
安全畅通的通道已经建立:
通过蝴蝶湖及其支流水系建设,水域面积增加约²,并连通灵草河、花塘河水系,保证了湖泊蓄水能力、排水安全、防洪抢险顺利进行运营。
经过处理后,水质清澈平滑,海岸翠绿,风景秀丽:
沿海种植了墨西哥柏、美洲河桦等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原生种1500余种,园艺品种4000余个,沿海种植树木3万余株,其中包括金松、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植物。水体护岸为天然护岸,护岸区内种植再丽花、鸢尾、美人蕉等挺水植物。湖水的水脉空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塑造河流治理保护新形象:
制定了检查管理制度,确定了责任单位的清洁管理制度。新增大量视频监控设施。 “智慧治水、治水”河道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治愈蝴蝶湖的意境:
环湖一大批古建筑得到保护,营造出古老而优美的水梦蝴蝶湖。
没有污水直接排入湖中。公园通过控制化肥使用量、改变使用方式、增加各类净水植物、投放鱼苗等措施,基本实现了“水清、水平、岸绿、景美”的目标。目标。通过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春、冬季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标准。沿河绿道和沿河四季花草不断变换,如硫菊、波斯菊、结缕草、黑麦草、向日葵、郁金香等季节缤纷花卉,着力打造“风景如画的彩蝶湖”。在所有四个季节”。
在建设蝴蝶湖水系的同时,原址灵草村的大量古建筑被保留下来。承载光绪时期水文化的历史禁碑得以保存。保留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叶成忠墓地和古河道。设计巧妙地将古建筑融为一体。将建筑文化融入湖景之中,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狂野有趣的自然世界,也打造了一个展示植物、历史文化的户外课堂。
镇级河长制度健全,河流管理保护机构职责分工明确。宁波植物园每年投入一定资金对蝴蝶湖水体进行治理,清理河面。同时,开展智慧河道管护,湖周围安装了大量监控摄像头,设立了警示牌。水环境和岸线保护进一步加强,整体管护水平大幅提升。
沿湖采用自然设计手法设计清水护岸,沿湖因地制宜设置观景平台、游船码头、水上餐厅等构筑物和建筑。在为游客提供一个野生自然世界的同时,也为游客创造了休息、游玩的场所,使之成为人们用水、亲近水、享受水的首选之地。
宁波市镇海区蝴蝶湖及其支流水系为宁波植物园水系。它与其他主要自然形成的湖泊不同。它是人工设计模仿自然,根据自然水系因地制宜而建造的。它的建设为宁波植物园植物养护灌溉用水提供了有效保障,改善了镇海区流域水环境,使河道更加畅通,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对整个镇海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