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4月17日电(记者毛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死亡之海”,又发现一处男性根部、女性阴道的生育崇拜墓地。刚刚完成考察任务的新疆考古专家16日表示,该遗址与引起广泛关注的小河墓地墓葬十分相似。
新发现的遗址位于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克里雅河尾端。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克里雅河北部墓地”。领导此次调查的新疆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伊迪力斯·阿卜杜勒热热勒是2002年小河墓地综合发掘清理工作的带头人,他对这一发现感到非常兴奋。
小河墓地是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伯格曼在新疆罗布泊发现的一座“千棺”古墓,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以南约60公里的沙漠中,距楼兰古城东175公里。整个墓室层层堆叠,形成一个巨大的沙丘。沙丘上矗立着圆形、桨形、多边形的立木。矗立的树木上端被漆成耀眼的红色,棺材包裹着牛皮……小河墓地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罗布泊宏大的墓葬规模、独特的墓葬制度以及丰富的早期文明引起了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
从GPS直线距离来看,小河墓地位于新发现的“克里雅河北墓地”东北595公里处。考古人员初步推断,“克里雅河北部墓地”距今已有3500至4000年。墓地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30多米,总面积1500多平方米,而小河墓地则有2500平方米。
在这片废墟区域,伊迪力斯看到了和小河墓地几乎一样的情况:废墟区域里也有一座金字塔形状的沙丘。沙丘上矗立着大量男性生殖器和女性阴道形状的立木。一些立木的上端被漆成红色,分别刻有两条、四条、七条平行的凹槽;还有牛皮包裹的土棺……
伊迪力斯认为,许多相似的特征表明该墓地与小河墓地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甚至揭示了有关文化传承和民族迁徙的信息。 “也许小河墓地的主人逐渐从克里雅河绿洲迁移到罗布泊地区,并在那里形成了一个更为突出的民族。”
令考古学家遗憾的是,这座墓地已被盗掘。 50多具墓棺被盗,其中一些棺材有编号。尚有20多具墓棺暴露在外,保存完好。清理后,考古人员发现棺内木乃伊的头部朝东北,与小河墓地一致。在一些棺材下,考古学家发现了裸露在沙子中的红色直立原木的顶部。 “这说明这个遗址也有像小河墓地那样的重叠墓葬,而且至少比上面两层多。”伊迪利斯说道。
为了防止大量裸露的文物受到风沙的侵蚀,考古人员对挖掘出来的古墓进行了回填。在整体发掘之前,这个墓地遗址还有很多谜团有待解开:该遗址与小河墓地有何联系?棺材里沉睡了近4000年的墓主,是否与小河墓地的先祖有关系?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早期人类是否沿着河流向北迁徙?
新疆考古研究所所长伊迪力斯表示,向新疆文物局提出申请后,他们将尽快对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寻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