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李丹
又到了清明节。我想念我的亲人并表示哀悼。 4月4日是清明节,四川迎来了祭扫扫墓高峰期。全省377个墓地和服务点累计接待游客约27万人次。 3月下旬以来,我省墓地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40万人次。
今年,各级民政部门围绕“仁慈四川、绿色殡葬、安全清明”目标,全力保障各墓地祭奠、清扫服务,打造绿色文明的纪念馆,环境优美。 “鲜花换纸钱”、“丝带吊唁”、网上悼念服务等绿色悼念方式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选择和时尚。人们以绿色低碳的方式献花、擦拭墓碑、写信、网上祭奠等。哀悼和扫墓的方式是表达对亲人的哀悼和怀念。
4月3日,眉山市7个墓地同时举办第三届节地生态殡葬活动。 331名逝者以节约土地的生态安葬方式回归自然,与青山大地同眠。
南充市举办节约土地生态殡葬活动。四川省民政厅供图
四川是全国最早实行殡葬惠民政策的省份之一,覆盖所有户籍居民。据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生态殡葬方面,四川每年无偿捐赠生态墓(格)约2000座,为5000多个家庭发放节地生态殡葬补贴850万元。死者,并提供免费扫墓活动。有超过20万朵鲜花。截至今年,全省已免费提供生态墓葬1.6万余座。一些地区还出台奖励补贴政策,对选择节地生态埋葬方式的家庭一次性给予1000-3000元的奖励。
同时,各地民政部门、殡葬服务机构不断推出祭扫专线、免费清洁工具、代办扫葬、集体扫殡等多项便民服务。同时,他们增加了服务窗口,延长了高峰时段的服务时间。为更好帮助公众了解殡葬政策和各项殡葬服务流程,成都、泸州、眉山等9个城市开通了殡葬服务热线“96444”。最迟到今年下半年,服务热线将覆盖全省21个城市。 (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