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牛年春节联欢晚会上,
在张国立主持的节目《国宝回家》中,
理县大堡子山秦公猛禽金饰
出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让我们再次回忆一下
理县大宝子山56件金饰长途归家。
金猛禽,秦人的图腾
这种鸟形金饰有钩嘴、环眼、突出的胸部和弯曲的爪子。通体饰有不规则凹凸云纹,犹如羽毛。根据图案,在图案的空白处雕刻出10种不同的形状。据推测,孔内可能有镶嵌物。这种中空镶嵌物可能旨在显示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饰面表面有朱砂涂饰痕迹,棺材留下的双双钉孔9组均匀分布在器皿圆周上。
鸟形金饰高14.5厘米,宽9厘米。正面打磨得非常精细,背面则没有特殊处理。据考古人员抢救发掘该墓时发现,这件金饰应该是放在棺材盖上的。这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经过专家分析,确定该墓的主人是秦国最早的两位开国君王,即秦仲、庄公或襄公。据《清华简》记载,秦人是居住在东方的一个部落,属东夷族嬴姓。
众所周知,秦人的祖先是少昊。少昊时期,东夷人十分崇拜鸟类。少昊成为族长后,建立了以“鸟”信息为官的制度。正因如此,东夷人崇拜鸟类,并以“鸟”作为自己的图腾。
在《从古文看先民的美意识和图腾崇拜》一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鸟王少昊,名猛禽……”正因为如此,专家们将这种金饰进行了分类该作品被命名为“猛禽形状的黄金首饰”。
“秦鸟形金饰”并不是简单的装饰品,它甚至是解开秦图腾之谜的“金”钥匙。
理县大堡子山文物32件原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金色猛禽的消失
20世纪90年代初,理县大堡子山遗址遭到盗掘。当地政府及时予以打击并停止发掘,并追回了部分被盗文物。但仍有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散落在公私机构和个人手中。
第一个在海外发现这些金饰的人是时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的考古学家韩伟。韩伟与法国人克里斯蒂安·戴迪翁是朋友。迪安是欧洲著名的古董收藏家。他精通中文,曾在台湾研究过甲骨文。 1983年,黛安在伦敦开设了一家古董店,专门收藏中国古代青铜器和金器。 1994年,韩伟受邀到狄典家参观他的藏品。他说,这些文物是从台湾古董商那里购买的。台湾古董商暗示它们来自甘肃。
韩伟第一次看到这批先秦文物时,惊呆了——一对金虎、4对8猛禽造型的金饰,以及30余件小金饰。精美绝伦,前所未有。”经分析,韩伟认为,这些金饰来自甘肃理县大堡子山被盗墓葬。
2000年,狄典接到一位台湾女子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是一位台湾古董商的遗孀。她说,她在整理遗产的时候,发现了一套和那些金牌类似的古董,可以转卖给他。德典毫不犹豫的买了两对金猛禽碎片。
随后,迪迪安向他的朋友、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展示了这两枚新收集到的猛禽金币。希拉克说:“这些文物应该进博物馆。”从此,这些珍贵的文物到了吉美博物馆这里,成为法国国有收藏。
文物艰难回归祖国
2006年,法国媒体报道称,中国甘肃的一座墓葬中,有4件猛禽金饰在1992年被盗后被泄露。
当时,注意到这些金饰的国家文物局致函吉美博物馆,希望对方能够按照相关国际公约的原则和精神返还被盗文物。
2010年,在国际博物馆理事会第22届代表大会期间,国家文物局积极与希拉克进行沟通,希望对方能够做一些便利流失文物返还的工作。
2014年,中法联合调查专家组成立。专家组通过艺术史对出土残片进行分析比对,再向公诉方和法律寻找盗墓活动的证据,提供了完整的证据链。还对吉美博物馆和其他博物馆收藏的文物进行了检查和分析。
英国《艺术报》称,“相似之处令人震惊”。经分析,“这四件文物的含金量、采用的工艺、表面包覆等与北京现存的一件文物一模一样”。
当年10月,负责分析的委员会提出将文物归还中国。 “很明显,这些文物的来源是非法的。”
最终,吉美博物馆将这些文物归还给捐赠者皮诺,皮诺随后按照中方要求将这些文物归还给中国。
2015年4月13日,皮诺向中国驻法国大使馆转交了四件鸟形金饰。 5月13日,另一位收藏家戴典亲自携带28件秦代金饰回国,并归还国家文物局。
中国政府追回流失文物的道路还很漫长。在国家文物局及有关方面的努力下,2015年7月20日,原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的32件文物在礼县大堡子山成功寻回。回国并正式移交甘肃省后,甘肃省政府、国家文物局为大包子山遗失文物举行交接仪式,并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在返还的32件文物中,有4件鸟形金饰。两个月后,黛安来到中国,决定将大堡子山秦公墓出土的另外24件金饰归还给中国。经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将这24件文物移交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2019年1月29日,“寻秦——早秦文化特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各类文物323件(套),其中包括大堡子山秦墓出土的金饰。 81 件。
甘肃省博物馆内,精美的猛禽及其同伴金饰静静地欢迎参观者。 2000多年前他们进入坟墓的故事充满了谜团。如今,它们重新出现在中国人民面前,上演又一传奇,宣传我国追回失落文物的成果,进一步提升早秦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