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出土时全景(点击图片翻页)
出土的陶器体现了墓主较高的社会地位(点击图片翻页)
华西新闻(实习记者景泽浩)近日,在西安北郊一处车库建筑工地,9座汉墓被重新铺设。据专家分析,该墓的主人可能是一位高级贵族官员。在最大的墓葬之一中还发现了一种汉代流行的防盗开关——“吉煞”。
为了配合某楼盘地下车库建设,考古队在西安北郊发掘了九座汉墓。其中一处规模较大,墓内有积沙。墓中发现的砖石石棺是西安地区较为罕见的汉代墓葬样式。
从墓葬的形制和规模来看,该墓属大中型墓葬。墓口虽已破损,但底边长近8米,宽5米。特别是石棺是用20厘米厚的石板砌成的,可见该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出土文物中尚存6件釉陶鼎、2件青釉瓷壶、铜炉等。也体现了墓主人较高的社会地位。据此,考古学家推断,该墓的主人至少是一位高级贵族官员,甚至是高级官员。至烈侯。
该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出土的鼎、盒、罐、仓、罐等均施绿色或深绿色釉,具有西汉晚期的典型特征。最新出土的钱币有西汉晚期的五枚,但没有新的芒币和东汉五枚钱币。泰铢钱。墓中虽然没有出土明确的年代和墓主人的文字资料,但从出土文物可以推断,该墓的年代为西汉末年元、成、哀、平时期。
根据考古报告,考古队还在墓内发现了堆积的沙子,这是为了防止盗墓而设计的机制。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沙子来填充墓室。一旦强盗挖入沙层,流沙就会流出,堵塞强盗的洞穴,甚至将强盗埋死。据考古专家介绍,凡是有积沙的墓葬,都是规模较大的墓葬,基本都是汉代墓葬。汉代以后的墓葬中很少发现墓葬中有积沙。此前,西安多地曾发现过如此大规模的堆积物。沙葬。然而,尽管设计了积沙和防盗设施,墓葬仍受到非常严重的扰动,墓主人的骨架和随葬工具已无法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