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暂行办法》的讨论 摘要: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是我国殡葬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农村普遍普遍存在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过去对农村公益性墓地的管理重视不够。此外,我国土地资源有限等基本国情,使得加强农村公益性墓地管理刻不容缓,且情况复杂。本文从农村公益性墓地选址规划、农村公益性墓地管理权责划分、农村公益性墓地收费标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对农村公益性墓地管理进行分析,农村公益性墓地制度建设。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关键词:墓地;管理;规划;权利和责任;制度化农村公益性墓地是指为村(镇、街道)辖区内农村居民死后提供骨灰安葬服务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墓地。公益性公墓建设是推进殡葬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必然要求。这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倡导文明新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举措。因此,科学建设农村公益性墓地,寻找适合农村公益性墓地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一、农村公益性墓地必须依法科学规划、建设。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封建迷信严重遗留。各家各户选一块“风水宝地”安葬的现象十分普遍。分散殡葬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多种自然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不利于集中管理。
许多墓地靠近林区或易燃作业区,而清明节又是天气干燥、易发生火灾的危险季节。因此,每年清明节引发的火灾都会造成大量的生命财产损失。以湖南省为例,2004年4月3日,共发生森林火灾254起,创下2004年以来单日火灾次数最多的记录,其中90%的火灾是因燃放鞭炮或烧香引起的扫墓时点蜡烛和纸钱。 2004年,仅4月3日一天,浙江省就发生森林火灾99起,超过历史记录。其中95%以上的火灾是清明节期间烧纸、放鞭炮引起的。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前期选址和规划,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科学选址和科学规划。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必须按照地区总体规划进行,不得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和村镇规划区内进行。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应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尽可能建设在荒山、荒坡上,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农村公益性公墓不得建设在耕地、密林林地和水源保护区、文化保护区、封山区和居民区,不得建设在主要铁路、公路两侧。农村公益性墓地规划必须在保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和参考当地的风俗习惯,达到科学规划、社会和谐的目标。
2.农村公益性墓地必须管理权明确、管理科学。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在农村公益性墓地管理中要建立明确的管理职责和管理关系,确保集中组织力量建设和后期有序管理。农村公益性墓地要切实避免多重管理、权限重叠和管理空白。一是明确农村公益性墓地的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验收单位。建立明确的组织管理关系后,落实层层责任制,落实到人,确保墓地选址方案符合国家规定和规范,保证墓地建设的质量和进度。二是明确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资金来源。农村公益性墓地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性质。一般来说,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资金必须由县、乡、村三级共同承担。其中,乡镇、村级财政投入为主导,县级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补贴。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政策措施,简化审批程序,减免部分费用,降低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和管理成本,维护公墓。建设公益性。三、农村公益性墓地收费要合理、透明,科学管理农村公益性墓地。不得从事任何营利性收费活动。收费项目必须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执行。一是建立农村公益性墓地管理专用财务账户。确保专项资金专用,确保资金全部用于陵园建设、维护、管理,严禁擅自改变专项资金用途;定期披露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明细。
二是上级部门在农村公益性墓地管理中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深入墓地管理部门第一线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提高管理水平。问题。物价部门要做好监督督导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定期检查,对巧立名目、违规收费等现象,严肃查处责任人。农村公益性墓地收费项目和标准。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部门必须提供公墓建设的费用预算和实际使用情况、日常管理维护费用明细及证明材料,提供公墓竣工数据和验收材料等。材料不齐全或者弄虚作假的管理人员将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四、农村公益性墓地必须实行制度化管理,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农村公益性墓地的管理必须落实到制度化,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依靠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提高信誉。一要建立健全墓地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国家殡葬管理条例、档案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墓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推广落实相关管理制度,让制度管理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每一位墓园管理者行动的“指南针”。特别是要建立墓地档案管理系统,登记死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坟墓的位置、面积、价格、编号等,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建立公墓档案查阅借阅工作流程,确保档案安全。其次,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将墓区管理职责和范围细分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增强全体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工作任务的有效性,确保墓地管理高效有序。三是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在陵园显着位置公开陵园基础设施信息、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公共维护费用及陵园详细情况,以公开透明的方式主动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对非法修建家族坟墓、特权坟墓,或者超出国家有关规定、不符合墓地管理规定修建坟墓的,政府主管部门要坚决予以取缔,责令恢复原状。 ,没收违法所得,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农村公益性墓地要创新管理方式,倡导文明新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本身就是殡葬改革的具体实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因此,农村公益性墓地必须在引导适度祭奠、文明祭奠服务上下功夫。农村公益性墓地的建设形式充分尊重和考虑当地的风俗习惯,实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营造文明祭祀的环境和氛围。在农村公益性公墓的管理中,提供多种形式的殡葬服务。要推广和鼓励花葬、树葬、草坪葬等绿色生态殡葬方式,形成文明绿色殡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