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北京迎来了今年清明节的第一个祭扫服务高峰期,众多陵园也迎来了祭扫的小高峰。北京市气象台于当日上午10时40分发布了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提醒市民在祭扫时务必注意安全。为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各殡仪馆、公墓等祭扫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吸烟、点燃香烛、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行为。
依据本年度清明节假期计划,我市决定将3月22日至4月10日这一时间段内,共计20天设定为祭扫服务的集中时段,特别指出的是,3月29日和30日(周末)、4月4日、5日及6日(清明节假期)这五天,将迎来祭扫服务的最高峰。
为了迎合广大市民对多样化祭扫服务的需求,今年本市的多家陵园持续推出了现场祭扫、代祭扫服务以及网络祭扫等三种不同的祭扫方式。
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祭扫需要,直接到园区进行实地祭扫。为了更好地提供祭扫服务,各殡葬服务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便民服务点,并推出了众多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比如,老山骨灰堂无偿提供菊花、水桶、毛巾、留言墙、黄丝带等祭扫用品。此外,还无偿提供新型悼念服务、追思祭奠广场、延长祭扫服务时间等多项便民利民措施。
万安公墓在卫生间洗手池向公众免费供应洗漱热水,同时,在业务大厅的洗手池也免费提供护手霜;此外,还推出了温馨的服务措施,向急需祭扫的群众免费提供各式小点心;在清明服务期间,为祭扫的家属们免费提供宠物笼,并允许临时寄存宠物,共计推出了24项旨在便民利民的举措。
东北义园在接待处向有需求的祭扫人群无偿提供轮椅;地宫内设有平价的绢花等祭奠用品;清明时节,祭扫服务时间得到延长,每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服务高峰时段,设立志愿服务站点,提供热水、座椅、雨伞以及一次性雨衣等便民设施。
市民如未亲临现场进行祭扫,可以访问市民政局官方网站的清明祭扫专区,或关注“北京民政”官方公众号,亦或通过“京通”应用程序,进入殡葬服务预约平台进行申请。公墓将无偿提供包括墓碑擦拭、鲜花敬献在内的基础服务,而对于其他增值服务,市民可以与公墓进行单独协商确定。
除此之外,市民朋友们可以通过访问“首都之窗”和“北京市民政局”的官方网站,进入2025年清明节特别设立的网上祭扫服务专区,参与在线寄语、献花等网络祭奠活动。
清明时节,旅游观光与祭奠活动相融,预计将迎来多轮人流、车流高峰时段。北京市民政局呼吁广大市民优先考虑代祭和网络祭扫服务。对于确实需要亲自前往现场祭扫的市民,我们建议在节前或节后错时进行,以分散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