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公墓官网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泉州的巷子深浅不一,却流传着许多让人揪心的小故事!

发布时间:2024-07-01 09 浏览: 101

“平凡的巷子里藏着不平凡的东西”,老街老巷里也有趣事,可以说泉州城里“成熟”的东西,非古城里那些老街老巷莫属。

深浅不一的小巷延伸出一连串惊心动魄的城中趣闻,充满光辉韵味。从西街小巷开始探寻老城,将脚步延伸到城南的老街老巷。在街角小巷里不经意间抬头,便能看到时间沉淀下来的丰厚宝藏。

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没有走过古城的老街老巷,就等于没有来过泉州!

资料图

拾捡大街小巷的遗物,渐渐唤醒老城的过去

免费游路线:香凤巷-三朝巷-古榕巷-旧馆驿巷-敬亭巷-钟楼-中山路-同政巷-金鱼巷-万寿路-聚宝街-稻菜巷-青龙巷

推荐理由:游览古城历史悠久的老西街、中山路及城南区,漫步街头巷尾,悠闲地深度体验古泉州之美。

交通指南:骑行+徒步

第一站:香凤巷

周边景点:开元寺

附近美食:西街孟记美食

从充满回忆的老西街出发,探寻古城的老故事,脚步延伸到纵横交错的小巷。西街的小巷充满历史,开元寺紫云屏背后是一条古巷,因修建时形似大象的鼻子,故得名“象峰巷”。走在巷子里,只要抬头就能看到真正的东塔。

65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铁炉庙,是五代清源军都督刘从孝在泉州炼铁的遗址。庙内供奉的香炉,相传是刘从孝炼出泉州第一批铁的炼铁炉。庙内主要供奉释迦牟尼和观音,也供奉吕洞宾和三夫人。佛教与民间信仰在这里并存,香火不断。

第二站:三潮巷

走在三朝巷,前有古荣巷,后有祥凤巷。夕阳西下,巷子显得格外优雅古朴。南宋时期,此巷内曾立一座木牌坊,上书“三朝元老”,以纪念刘从孝六世孙刘征,此人曾侍奉三朝。巷子因此得名“三朝元老巷”,简称三朝巷。

34号是一栋有2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室内布局古朴,屋顶采用厚度不足0.5厘米的黑瓦,这种黑瓦在泉州传统民居中极为少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到了三潮巷,一定要去闻名遐迩的三潮名茶店坐坐,品上一杯香气扑鼻的铁观音,旅途的疲惫全都融化在醇香的茶香中。

第三站:古榕巷

走到三抄巷尽头,就进入了宝藏丰富的古榕巷,它的名字的由来或许与巷内的古榕宫以及宫对面的一棵百年老榕树有关。

马宗汉_黄宗汉故居_侯宗汉

走在古榕巷,随处可见岁月的厚重积淀。巷东有“火烧衙门”旧址、富商李武故居“十金坊流”;中段有“天敬孝子庙”及清代举人黄朝阳故居、清光绪年间举人龚丕丑故居;巷西有清代举人徐邦光故居,是林则徐到泉州必去的景点。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位于56号的南外总政司遗址,这里曾是南宋皇家的管理机构。现仅存明代修建的水陆庙一池水和宋代石像“文公文忠”,古朴古朴。

古榕巷是一条繁华的巷子,漫步巷内,随处可见名人府邸、历史遗迹,依稀还能看到昔日泉州达官贵人、商贾富户的辉煌与显赫。

第四站:旧馆驿

附近景点:天师池、元代驿站、明代染织坊遗址

周边美食:西街雅福润饼

旧馆驿是西街最美的一段,这条巷子原是泉州古驿站的所在地,走在巷子里,十分幽静惬意。

“九官一公”古宅整洁幽深,高大的桂花树已有26年历史。古宅不远处,有一排窄而长的木楼,因远看形似一条狭长的“手帕”而得名。紧闭的木门上,春联墨色浓重,句句文艺气息十足,让想窥视内部却看不到另一番“风景”的游客,仿佛身临其境。被两座民居隔开的东阳大宗祠,传承了明清时期闽南古建筑风格,雕梁画栋,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是全国唯一的东阳联宗祠。

第五站:敬亭巷

周边景点:明代尚书庄国珍府、1915艺术空间(周子新馆)

周边美食:康庄培香满江高

穿过旧馆驿,沿着与古榕巷相连的敬亭巷行走,在巷中的玉泉井、塔亭旁,可以追忆历史悠久的辉煌岁月,思考“一井一亭”巷名的由来。

敬亭巷的“美”,在于抵抗了时间的侵蚀而留下的那些古朴、自然、生动的片段——城心楼、玉泉井,以及罕见的明代古建筑“侍郎居”,每一处都厚重得让人震撼。藏在71号民宅院落里的玉泉井,水清澈甘甜,井边有一块数米长的青石板,是历史遗迹。与玉泉井一墙之隔的城心楼,又名“鼎新楼”,建于明万历年间,傲然矗立在古城中心,是古泉州城中心的象征。

第六站:钟楼

附近景点:西街

周边美食:兰氏钟楼肉粽子、东街钟楼肉粽子

沿着西街走不远,就能看到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这是一座欧式风格的建筑,坐落在中山路与西街的交汇处,是古城日益光彩夺目的证明。

这具1934年安装的巨大机械时钟装置,高十余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形似亭阁,又似楼宇。整个建筑结构简洁,线条清晰,依然保持着分针和秒针的运转,勤勤恳恳地报时。在玻璃灯的阴影下,远远望去,这只老钟就像一位站在街头的少女,颇有几分林下少女的优雅。

第七站:中山路

周边景点:陈光春故居

从钟楼往南走,就进入了中山中路。中山路作为中西合璧的商业街建筑典范,古韵与现代融为一体,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典雅。沿着蜿蜒的中山路,可以邂逅整条街的历史风情。

沿街漫步,南洋风格的骑楼鳞次栉比,古朴华丽。古街上保留着宋代以来各个时期的珍贵建筑,包括上海理发店、原为施琅后花园所在地的基督教堂、文人读书的潘王府、华侨慈济宫等。在街道南段,行人仿佛在享受慢下来的时光,一幅泉州城市风情的长卷展开。

漫步在沿街两排店铺间熙熙攘攘的骑楼长廊里,或偶尔换到路中间的树下漫步,凝望骑楼门面上精美典雅的雕刻,实在是一番闲适。

第八站:同正巷

附近景点:黄凤翔府、龚府、傅氏古宅、黄宗汉故居

同正巷东起中山中路,西至会同巷,这条巷子全长不足200米,却被誉为“文武巷”,自明清以来,这里居住着不少豪门大族,房屋相连,文艺气息依然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位于同正巷4号的苏廷玉故居,至今仍保留着老宅的沧桑与典雅,经过整修,老宅变成了传播闽南文化的驿站。在这座近200年历史的老宅里,至今仍保留着一幢少夫人绣楼,是苏廷玉侄女的,也是泉州现存的唯一一幢梳妆楼。

巷子深处,百年历史的王氏宗祠,曾是泉州木偶剧院的所在地。随着剧院的搬迁,“木偶艺术体验馆”继续传承着木偶文化。每周二、四、六下午,可以来这里观看一场公益木偶表演,感受古老历史的澎湃力量。

第九站:金鱼巷

附近景点:府文庙、泮宫、泉州海关旧址

周边美食:东莱萝卜、海丝金峰元宵、鸡腿

追寻“金鱼府”的传说,在繁华的中山路上,文庙潘宫牌坊对面,就能找到古老而幽静的金鱼巷。遵循精装修的原则,历时一年修缮的金鱼巷焕然一新,既有古韵,又有新生命。

凝望脚下的金鱼纹,拾捡这条以唐宋官制命名的巷道里隐藏的李公藏故居、傅伟藻故居等红砖民居遗迹,古朴典雅,静静地抵抗着时间的侵蚀。还可以寻觅修复近二十种闽南古建筑的传统技艺,细细体会被封存在府邸里的那段久违的过往。

金鱼巷的魅力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总而言之,古巷里保存着众多历史遗迹,文化底蕴深厚,底蕴深厚,是游客必去之地。

第十站:万寿路

周边景点:天后宫、德极门遗址、黄帝宫、全君福美宫

周边美食:临济正全毛绿豆糕、冰正堂琼脂

穿梭在大街小巷,寻找时光的遗迹,古城南区也是绕不开的地方。从德吉门遗址广场开始,沿着万寿路,阶梯延伸到两条南北走向的青龙巷和聚宝街,城南老街巷的浓郁韵味便会展露出来,豁然开朗。

黄宗汉故居_马宗汉_侯宗汉

从万寿路出发游览聚宝街,市井气息很浓。万寿路123号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李贽的故居,位于街道一角,略显古朴。正殿仍保持清末修缮的建筑格局,坡顶,砖木结构。殿内及走廊两边悬挂着有关李贽的史料,图文并茂。

第11站:聚宝街

周边景点:车桥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展览馆、黄厚忠故居

周边美食:车桥头文阿水湾

沿着万寿路前行,在一家卖陶罐的传统飞檐店铺拐角处转弯,就到了风格迥异的聚宝街,梧桐树、古建筑随处可见。

聚宝街曾是宋元时期泉州城最繁华的地区,当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金银、珠宝、丝绸、布匹、香料、药材、茶叶、瓷器等奇珍异宝云集于此,“聚宝”故名。

漫步在400米长的街道上,路过一幢幢闽南古建筑,透过枝叶缝隙,可以看到精美的窗玻璃,依稀可见多种宗教和谐共存的历史缩影。街边的基督教聚宝堂充满异国风情,亮白色的外墙、尖拱形的穹顶、红色的十字架,在树荫下静谧悠然。

第十二站:稻菜巷

在聚宝街与青龙巷之间,宽度不足一米的稻菜巷,犹如一条细细连接两街巷的纽带,被比喻为“城里的一线天窗”。

巷子两边高墙砖石砌成,中间是苏家花园,曾是泉州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私家园林,如今破败的宅院渐渐失去生机。巷子一角有一口古井,井内有隐泉,四季不干涸,水质优良,被誉为灵水。

第十三站:青龙巷

周边景点:来元驿故址

如果说聚宝街是如今的“王府井大街”,那么青龙巷就是宋元时期的“华尔街”,这条因青龙宫而得名的巷道,全长235米,宽5.5米,南北绵延至南环河。

青龙巷曾是外商兑换货币、聚居的地方,因形成于万寿、聚宝之后,又称“新巷”,虽今繁华不再,但悠久的历史仍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古民居建筑遗产。

位于青龙巷32号的林连平蚝壳屋,外观有些与世隔绝,墙体底层为“砖石砌成”,上层则用蚝壳砌成,顶部的红砖外墙十分有意思,砖与砖之间的小方格中,小块砖头叠砌,形成千姿百态的图案。与林连平故居的传统韵味不同,位于同一巷道的李妙森故居,则带有浓郁的海派风情。宋元时期商业活动的繁华,带来的建筑技术和材料,也不断影响着城南的传统建筑。这栋中西合璧的西式建筑,是近代外国招待所的典型代表。

文化底蕴深厚、生活气息浓厚的泉州古城古街古巷

我不怕流浪。

花一天时间走遍这些老街。

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