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晓玲 文/图
目前,泉州古城29条街巷综合整治工程正在有序进行,地下管线作为工程之一备受市民关注。近日,记者从泉州古城办了解到,随着工程的深入推进,花巷、许厝城、古荣巷、三潮巷、成天巷、濠沟坑、沟尾下、同正巷、金鱼巷等9条街巷基本实现管线地下化,电气箱、管线隐藏在装饰墙或景观灯内,隐蔽、协调、美观。
在华翔,电气箱、管线都隐藏在装饰墙内,美观大方。
目前,镇福巷正在实施地下管线作业。镇福巷西连中山中路,东连辅仁巷,全长200余米,白天潮人聚集,晚上夜市繁华,黄宗翰故居、叶一根洋楼也坐落于此,网红打卡地米里文创园区也坐落于此。但此巷道狭窄,沿街店铺林立,电线、光纤、宽带等各种线缆纵横交错,犹如“蜘蛛网”笼罩巷道,遮挡窗户、门前、外墙,不仅影响城市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对地下管线进行整治势在必行。
近日,记者到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街道两侧破拆路面。振福巷地下管线工程采用“四网合一光缆配线箱”方案,新建地下管线、店面光缆管道、光纤配线箱等共用设施。
工人们正在进行管道作业
“以前裸露在外的网线现在都装在箱体里,这样不仅对线缆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而且使得线缆的布局清晰整齐,沿街商铺的门面也会更加清新、整洁、有序。”泉州文旅集团一位工作人员说。届时,所有安装好的通讯箱体将采用统一设计,减少占用面积,有的箱体将采用隐藏式设计,有的则刷上协调的颜色,达到统一的观感。清除了真福巷的“空中蜘蛛网”,将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为古城打造一片洁净的天空。
据悉,此次综合整治项目涉及的泉州古城29条街巷中,14条街巷地下管线将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全电缆化,15条街巷将进行总体升级改造。街巷总长7.14公里,计划拆除75根电线杆。管线工程完工后,29条街巷配电网建设水平将完全满足未来30年片区居民日常生活和文化创意、商业、旅游服务等用电需求,实现片区供电能力的全面提升。此外,东街、庄福巷、涂门街等13个配电站将采用24小时智能巡检机器人,对设备进行自动定时巡检,后台将发现的设备隐患自动推送给运维人员第一时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