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
1.建设现状
一是县级建设公益性祠堂。
二是乡镇、村两级新建村级公益墓28座。
2. 存在的问题
第一、土地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资金。
第三个问题是管理
3.施工方案
一是在建设地点选择上,采取整治散乱墓地的方式。
第二,在资金方面,引入社会力量。
三是管理上,控增量,降低存量。
…
全县公益墓地管理使用及建设情况通报
3月中旬以来,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通过走访、调研、座谈、咨询等形式,总结、梳理、探讨了公益性公墓管理、使用、建设等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工作设想,现汇报如下:
1.建设现状
2020年,我市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绿色殡葬建设。按照现场会部署要求,我市每个县市都要建设县级公益墓园一座,每个乡镇都要建设村级公益墓园两座。按照相关要求,我县公益墓园建设从两个层面推进:一是建设县级公益祠堂。祠堂由殡仪馆原有骨灰盒存放处改建扩建而成,占地3亩,共有骨灰盒存放室5间,存放位220个。
……(新书记网省略417字,正式会员可阅读全文)……
,管理问题更加突出。受传统丧葬观念影响,群众对使用公墓安葬仍持犹豫、观望态度。公墓基本维护和护理费用每座至少3万元,对于没有收入的公墓,乡镇、村庄根本负担不起这部分费用。
3.施工方案
结合国土部门“三查”数据及修编成果,按照“适宜有墓即有墓,适宜有堂即有堂”的原则,能选定适宜建设地块的,尽快组织建设;确无适宜用地的,应指导村委会组织建设公益性祠堂,进一步扩大墓园建设覆盖面,满足群众安葬需求。基本思路是按照“先易后难、先试点”的方式,建设“一村一墓园(祠堂)”。2021年,在公益性墓园覆盖率达到30%的基础上,全县建设152个村级试点墓园(祠堂)。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在建设地点选择上,采取整治散乱墓地的办法。目前我县各乡镇都有散乱墓地,多为家庭式,占地面积大,分布不均,形态各异,大的有近千座坟,小的有百余座坟。有的墓地土地性质在自然资源局第三次调查资料中显示为特殊用地,可以建设墓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土地指标。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后,可以采取土地置换或流转的方式,在村、社区建设容积率高的小型墓地。每座墓地建设用地面积1亩,每亩建设坟墓200座(双穴),基本可以满足村民20年的安葬需求。靠近城区的村子可以考虑建设祠堂。
第二,在资金问题上,引入社会力量。根据去年建设情况测算,公墓区域硬化和简单绿化平均费用约1000元/墓,首期试点152座公墓,共需资金约3040万元。在无投资人的村,通过“财政补助、镇村补助、群众募集”的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捐资、村集体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解决公墓建设资金问题;在有投资人的村,允许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墓,建设后根据迁入人数给予10-20年的补助。如每迁入一位逝者,奖励建设者3000元,群众可以免费使用。 既解决了建设的资金压力,又解决了管理和迁移的问题。
三、在管理问题上,采取控增减存量的办法。按照“严格控增、逐步减存量”的原则,出台公墓安葬奖补机制。根据上级《关于生态葬奖补政策实施情况的通知》(德民字[2020]147号)精神,对2021年1月1日以后死亡,选择公墓安葬或散葬的……(未完待续,全文1841字,目前只显示1170字,请阅读下方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