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专家推测西汉墓出土的铜壶中极有可能装的是酒时,民众们提出了各种质疑。
(档案照片)
“什么酒能保存两千多年?”“难道是往壶里灌的地下水?”“听说郑州某墓葬里有个铜器,里面装着牛骨,难道这就是‘牛肉汤’?”……
14日,洛阳晚报记者从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再有新进展,在大墓附近的一座小墓中新出土了一个写有“酒”字的陶罐。
这个陶罐的发现
这证实了之前出土的液体是
“美酒”
14日,负责现场发掘的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潘福生告诉记者,“还有另一个重要发现”。
他们在清理西汉墓周围的一座小墓时,出土了一个陶罐,上面用大字写着“酒”字。
此件陶罐的器形与前墓出土的铜罐相似,通体呈灰色,表面没有太多的花纹。
“九”字位于壶腹上部,以白漆书写,字形较为扁平,具有古朴粗犷的气质。
在“酒”字下方,有一个用白漆书写的符号,模糊难辨。
“有人说这可能是‘尊’字,但尊的上部开口很大,与器形不相符。”潘复生说。
汉墓随葬品上常有用毛笔书写的文字,多为说明之用。河北满城刘胜墓曾出土“米酒十石”等铭文。
由于此陶壶的年代、形制与西汉大型墓葬出土的青铜壶相似,有力地证明青铜壶中盛装的液体是2000多年前的酒。
“液体样本目前已送检,检测结果公布后会及时向大家公布。”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保护修复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空心砖已被拆除
搬迁准备工作有序进行
记者14日在西汉墓葬发掘现场看到,墓室内的空心砖已被拆除并堆放在一起。
当你走近时,你会看到每块空心砖上都有一个数字。
“以后修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图纸对号入座,确保它的真实性。”负责迁移工作的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赵俊娟说。
其实,2000多年前的人们修建空心砖墓时,也曾采用这种对号的方法。
“空心砖体积较大,在主墓室、墓角等处都需要使用异形砖,每块砖都有自己预定的位置,所以空心砖是20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的预制建筑构件。”潘复生介绍。
此次迁葬工程的重中之重是主墓室的整体迁置。
“主墓室长5.2米,宽2.3米,需要用箱子打包固定,连同墓葬、土体一起运走。”赵俊娟说。
虽然听起来全面搬迁难度很大,但对于洛阳来说,全面搬迁却并非第一次。
此前的“洛阳一号”古沉船、陆浑荣M6墓地等的挖掘规模都比这次大得多,工作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至于难度,主要还是墓葬下面的土层含有较多的沙土,容易剥落,我们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赵俊娟说。
目前工作人员准备制作箱子对主墓室进行保护固定,并将主墓室与地面分离,后期重新安置。
小婉在网上搜索后发现
古代饮酒器皿
品种很丰富
尊重:
古代的酒器(同尊)。《管子•钟狂》云:“君执杯,夫人执觞,酒三行,管子出。”元稹《有酒》诗云:“有酒,酒香满杯,何不饮以振君心?”
瓶子:
酒盅。杜甫《客至》:“市井菜远而无品种,酒肆寒而独陈酒。”李白诗:“金盏清酒万两。”
锣:
酒器盖为兽首形,《诗经·周南卷二》:“饮此四公,莫长苦。”
林雷:
盛酒的器皿,形如壶。《诗经·周南·卷二》云:“饮金酒,不永倚。”《礼记·礼器》云:“庙堂中,酒在东边。”(王:古代东边的台阶,迎接宾客的地方)
尚:
酒杯。《史记·魏齐武安侯传》云:“起身敬酒,至武安,武安跪席上,言:吾饮杯不能满。”颜延之《悼陶正始》云:“思往日私宴,举杯向海。”
先生:
古代的酒器。出自《诗经·小雅·宾之初言》:“斟炕~奏乐时。”
顾:
古代盛酒的器皿。长身细腰,大喇叭口,小喇叭底。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论语·雍也》:“~不~,何~!何~!”《论衡·语曾》:“文王饮酒千杯,孔子饮酒百杯。”又如“一杯浊酒,相见欢。”
你感觉
陶壶上的“酒”字下方
之后怎么样了?
请为您支持的答案投票。
如果你心里有其他答案
欢迎留言告诉小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