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请注意,我并不是一个产权党,今天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房地产轶事,绝对是有历史可考的,至少在当时是广为流传的传说。
本文的主人公是民国时期江苏巡抚李纯。
说起李纯,如今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但说起冯国璋、段祺瑞、吴佩孚、曹锟、张作霖等人,大家就都不陌生了。其实李纯和这些大将一样出名,是北洋军阀混战中一个猛将级的人物。
李纯,字秀山,1867年生(百度百科说是1874年生,据我考证是错的),天津人。
据史料记载,他出生于天津水梯子街道东兴里。这条水梯子街道原本是海河支流东河的河畔,因为当时人们要到河里取水,便搭了木梯,因此得名水梯子街道。后来海河修直,东河就被填平了。今天这个地方应该在河北区狮子林街与津围路的交叉口。
李纯家境贫寒,父亲靠卖鱼为生。他被保送入袁世凯办的天津军校第二期。1895年毕业后,他从基层做起,一路干到江西巡抚、江苏督抚,与王占元、陈光远并称为“长江三督”。1920年,李纯被授陆军上将军衔,仕途十分顺遂。
在事业发展的同时,李纯也不忘赚钱。他不仅在江西投资钨矿,还在天津看准了做大房地产的机会。他投入资金,与儿时好友郭同轩合作成立东兴房地产公司,在南市东兴市场周边买下一大片空地,修建了4500多栋房屋,出售或出租,赚取了不少利润。
后来的东兴街(就在今天的保利都会西边)就是以他的公司命名的。除了南市,他在河北区三马路一带还修建了1400栋房屋,并在租界里买了不少房产用于出租。据说当时东兴公司每月的租金收入有几万块钱,与今天的上市公司相当。
李大财主除了买地建房之外,还做了一件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从北平搬来了一座宫殿。
李春祠
在北京西直门,有一座大宅院,是清朝庄王府。这里原是明朝大太监刘瑾的府邸。1914年,清朝灭亡,军阀兴起。李纯趁机以20万元买下它,将其拆除,一点一点运到天津。用了十年的时间,才建成了和北京庄王府一模一样的“李纯祠堂”。西直门原址修建成了现在的北京平安里。
“李纯祠”是仿照故宫布局,历时10年建成的建筑,占地面积25600平方米。李纯祠虽然采用了皇家宫殿的建筑材料和风格,但重建时,为了隐蔽,李纯祠将原宫殿建筑布局颠倒过来,做成了原貌的镜像。
当初李纯在这里建房,官府里的高官或许都听说过,据说连袁世凯都问过,也可能是迫于袁世凯的压力,李纯才称其为李家祠堂,不敢说是自己的住处。
解放后,李春祠年久失修,逐渐荒废。1958年修复。1960年落成后,改名为“南开人民文化宫”,郭沫若题写。1981年再次修葺,1982年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参军、打仗、创业赚钱,这对于一个贫寒家子弟来说,足以称之为“传奇”。但更传奇的是,就在李纯晋升为中华民国陆军上将的同年1920年10月12日,他突然被发现死在床上,手握手枪,腹部中弹。
李纯之死,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关于其死因,大致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李纯因派系斗争,在朝中逐渐失去权力,加之身体疾病,对世事产生厌恶而自杀。
民国时期,小报曾广泛流传这个故事的一个更加色情的版本,即李春与马卞的小妾有染,在两人亲热时被马卞发现,马卞一怒之下开枪杀死了李春。
还有一种版本更为离奇,说李纯的三姨太与一个新郎通奸,被李纯捉住,在抓奸过程中慌乱中,李纯跌倒在地,被奸夫一枪打死。这个版本当时还被改编成故事,在街头小报上连载。
不管哪种结局是真实的,李纯的一生已经足够传奇,生于贫寒,盛于战乱,死于幻想。尤其是他在房地产投资上的成功,区域炒作,租售并举,高周转率和长期回报,尤其是李纯祠堂等文旅项目的大胆玩法,都让今天的房地产从业者汗颜,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策略半个小时。
说到军阀土豪,我们脑海里浮现的肯定是暴发户土豪的形象。不过,李纯如果是这样的话,也不可能从社会底层爬起来,成为军阀中的地方霸主。李纯从小读书不多,所以热衷于教育和慈善事业。李纯发财之后,不仅为当地贫苦人家捐了不少钱,还在今天的河北区捐建了三所“秀山小学”,并承担了全部办学费用。
当张伯苓先生乞讨创建南开大学时,李纯闻讯后,向南开大学捐款50万元。南开大学为纪念他的捐赠,将行政办公室和文商教学楼命名为“秀山堂”,并在校内铸铜像以纪念他。
秀山堂
李纯捐的50万元到底值多少钱呢?从其他捐款中我们也能大致了解。袁世凯夫人捐了10万元给南开大学,修建至今的“思渊堂”。直隶巡抚陆牧斋捐了10万元,修建南开大学牧斋图书馆。东北王张学良也给南开大学捐了20万元。国民政府每月拨出2万元补助南开大学。
由此可见,李纯给南开大学捐款50万在当时是天文数字,可见他对家乡的感情,对教育的热爱,这绝对不是低级土豪干的事。
李纯在给弟弟李新的遗书中说:“弟为官二十余年,清正廉明,自律自强。祖上留下的遗产,一生挣来的俸禄,加上经营生意的收入,一共积蓄了二百万元左右。四分之一捐给直隶赈灾,以赎罪;四分之一捐给南开大学永久基本基金,以作纪念。余下一半供养嫂嫂一家。钱财不要留太多,一定要造福子孙后代。”
今天我讲李纯,不是要立碑,不是要歌颂,只是想告诉大家,其实天津的房地产业一百年前就开始兴盛了,租售同租的策略,让那个时代的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这不也是今天的开发商的一个借鉴吗?
这些历史故事是今天的镜子,你们必须了解并传播给别人!
—————————————————————
欢迎继续关注我们,请“转发”、“点赞”、“阅读”。
这永远是我们继续写作的动力。
过去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