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年来,没有人知道这位率领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创建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埋葬于何处,其墓地位置也成为数百年来考古学的一大谜团。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陵墓在哪儿?
在众多古代帝王陵墓中,如果说秦始皇陵的发掘是最让人期待的话,那么成吉思汗陵则更可以说是一场梦。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讲,在中国所有的帝王陵墓中,唯有元朝皇帝的陵墓不为我们所知。在元朝的皇帝中,成吉思汗无疑是地位最高的,因此其陵墓的发掘受到了世界各地历史爱好者的关注。
1226年深秋,蒙古帝国的大军从草原出发,向遥远的西夏进军。这支队伍由成吉思汗亲自率领,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远征。谁也没有想到,成吉思汗再也没有活着回到他深爱的草原。这年冬天,六十岁的成吉思汗远征途中外出猎捕野马,来到了一个叫阿尔布和的地方。当一群野马疾驰而过时,成吉思汗的坐骑蓝豹马突然受了惊。那是严冬,无法控制马匹的成吉思汗被摔了下来。
这一摔是致命的,成吉思汗浑身疼痛,发着高烧,战事进行到一半时,又感染了当地的疫病。在这样的境况下,他虽然征服了西夏,但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公元1227年夏天,一代枭雄成吉思汗离开了自己深爱的草原。在临死前的最后一刻,他知道自己将要死去,于是召集了自己的儿子们,留下了著名的遗言。奄奄一息的成吉思汗想到了自己一生未竟的征战,便将攻克开封的计谋偷偷传授给了小儿子拖雷等人。
他对拖雷等人说:“金国精锐部队在潼关(潼关是豫陕两边的门户),南有险山,北有黄河,难以迅速突破,从这里进军,难以取胜。应向宋方求通路。宋金世仇,必定会答应。可从宋方出兵豫南,从豫南直接攻下开封。到那时,金国急不可耐,必定会召集驻守潼关的精锐部队。但数万人千里之外前来救援,已来不及,即使潼关的援军赶到,也已精疲力竭,无力作战。这样,攻破开封便易如反掌。”这是成吉思汗临终前口授给儿子拖雷等将领的最后作战计划。六年后,拖雷率领将领们很好地实施了这个计划。
关于成吉思汗墓在哪里,众说纷纭。相传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率军西夏,路过伊金霍洛(今鄂尔多斯高原),看到这里草木葱茏、水草丰美,梅花鹿四处游荡,十分高兴。醉醺醺的他,不小心将手中的鞭子掉在地上。将军正要去捡鞭子,却被成吉思汗拦住,他即兴吟诗一首:“小鹿栖息的地方,戴胜孵化的地方,没落王朝复兴的地方,白发老人安息的地方。”
后来,成吉思汗在西夏途中病逝,成吉思汗的话不能违抗,他的儿子和将领们按照汗的旨意,决定把他的遗体安葬在萨日川,把他的衣服和帽子埋在伊金霍洛。据说,在经过伊金霍洛时,灵车突然陷入泥沼,五匹马拉着也走不动。大家就把这里当作他衣服和帽子的衣冠冢,修建了陵墓。那里有八座白色的蒙古包,被视为整个蒙古民族的圣地,被称为“八白房”。留500户护卫兵在这里专职侍奉,叫“达尔扈特”。
鄂尔多斯学协会秘书长杨道尔吉曾介绍,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成吉思汗陵,是由1230年代窝阔台汗为其父汗灵柩所建的四间白屋(四顶白色毡帐)演变而来,而守护陵墓的达尔扈特人,则是成吉思汗八位功臣的后裔。
至2006年,成吉思汗逝世已经近780周年,相应地,达尔库特人也守护了成吉思汗的英雄英灵整整780年。
我国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权威成吉思汗陵墓。虽然成吉思汗的骨骸并未埋葬于此,但他的灵魂却安居于此。成吉思汗陵墓的保存,离不开达尔扈特人世世代代的呵护。尽管达尔扈特人世世代代守护着,但成吉思汗陵墓依然有着它惊心动魄的过去。
1937年,奸诈的蒙古国王德投奔日本,欲将成吉思汗陵盗往原沦陷区归绥(今呼和浩特)。消息走漏,立即通过沙阿报告给重庆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很快派傅作义、邓宝珊将军将灵柩连同宫帐一起移往甘肃榆林。随后,灵柩被移至青海省塔尔寺。1954年4月1日,应蒙古同胞的请求,新中国中央政府将成吉思汗灵柩迁回鄂尔多斯,在伊金霍洛旗重建陵墓,并逐步将散落的成吉思汗遗物集中在成吉思汗陵。
找记者、求报道、求助,在各大应用商店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情报站”,全省60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我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