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3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十美老人”,他长寿、在位时间长,治理清朝,经常吟诗作画,在位六十年退位后,也被称为尊祖重宗之人。用乾隆自己的话来说,“我这一生活得很完美,一定会名垂青史。”
然而乾隆却做了一件不那么光彩的事情,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死后,遗体也未能安息。
在讲这个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种木材——金丝楠木。在古代,金丝楠木极其珍贵,被称为东方神木。楠木是我国特有的树种,生长在四川。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一些楠木会转化成珍贵的金丝楠木。
据史料记载,自明代起,皇家便设立专门的部门收购金丝楠木。官员可以以进贡金丝楠木作为政绩考核和升迁的标准,平民进贡一块金丝楠木即可当官。修建故宫所用的楠木、金丝楠木,大多来自四川。路途遥远,山深水深,一块楠木运到北京花费不菲,自然比黄金还要贵。《红楼梦》中提到,秦可卿的楠木棺材“足足花了千两银子,只怕无处可买”。
瓷屋金丝楠木家具
清朝乾隆年间,1克金丝楠木价值10克黄金,当时也是一木难求。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这座殿堂——丹波精诚殿。这座殿堂是热河避暑山庄的主殿,建于康熙五十年,乾隆皇帝将其拆除重建,全部换成了珍贵的金丝楠木。
这是一个伏笔。
过了几年,乾隆年纪大了,准备修建陵墓。不用说,我的陵墓肯定是用金丝楠木做的。但是前面也说了,瞻博景成殿的修建,消耗了大量的金丝楠木,所以市面上金丝楠木已经不多了。怎么办呢?
乾隆有个妙招,就是拆大的,建小的。明代皇帝的陵墓用了不少金丝楠木,但是乾隆说已经比较老了,需要修缮。我们是善良的人,就帮着明代皇帝修缮陵墓吧。但是为了节省土地资源,我们拆大的,建小的。明陵恩恩殿所有配套建筑的规格都缩小了,由七间减为五间,由五间减为三间,由重檐改成单檐。改造后多余的金丝楠木不能扔掉,本着循环利用资源的精神,用它修建我的陵墓吧。 据记载,多余的材料有:“大、小楠木238块,木墩584块,剁楠木224块,小楠木切头、折方25700余尺,斑驳石500余块,古砖130万块等”。
把大型建筑拆掉,再重建小建筑,这几乎和盗墓无异。
以至于后来孙殿英炸毁清陵,甚至盗毁乾隆陵时,有人说这是报应。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添加“瓷屋·小瓷猫”
关注“瓷屋社区”即可加入瓷屋官方社区
电话:
不..
天津市和平区赤峰路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