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家都很尊崇孔子。在韩国,知道的人都知道,还有一位祖先,也是被韩国人所尊崇的。不过,他并不是孔子,而是西周时期的人物姜子牙。“姜太公钓鱼,甘愿上钩者甘愿下钩”,说的就是姜子牙自诩为朝鲜民族之父。韩国人都认为姜子牙是朝鲜民族之父,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其实说起姜子牙,就不得不提徐福,他们二人都是我国著名齐文化的代表人物,齐文化以“实用主义”为精髓,凡事讲究简单,是当代的简约文化,韩国通过姜太公来推崇齐文化,日本通过徐福来推崇齐文化。
所谓齐文化,其实就是东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从齐文化、齐地文化、齐人文化三个方面去理解。但正如著名齐文化专家赵志浩先生所言,广义的齐文化是指“从姜太公在营丘建立齐国(约公元前1046年)到秦始皇灭齐(公元前221年)这段特定历史时期内建立起来的文化”。齐文化是伴随着齐国而来的,但齐国的灭亡并不意味着齐文化也灭亡了。
公元前1046年,姜太公被封为齐国公。他因地制宜简化礼仪,尊贤重能,很快使齐国富强起来。姜太公是周朝派来的藩属,但他并没有完全照搬周朝的政策,而是“因地制宜简化礼仪”,形成了周礼与夷俗相结合的齐文化。姜太公尊贤重能,弘扬重能,兼容并蓄,为齐文化奠定了基础。
齐文化的实际移居地——日本;齐文化的形式移居地——韩国。在山东省淄博市,有一座看似普通的祠堂,却不断有来自韩国、日本、东南亚、台湾、香港等地的游客前来参观。这就是姜太公墓所在、供奉“周师齐祖”姜子牙的姜太公庙。庙内的世界姜氏宗亲会、中华丘(邱)氏(姜姓支系)宗亲会临淄会馆,以及在姜太公广场举行的独具特色的姜氏祭祀仪式,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姜氏后裔前来参拜。据统计,截至2006年6月,已有2200余名海内外人士来到姜太公庙寻根拜祖。
对于韩国人来说,在淄博祭祖并非新鲜事。早在2004年清明节,韩国姜氏宗亲会副会长姜锡兴、姜锡协就专程到姜太公庙祭拜祖先,并在姜太公庙、姜太公墓前举行了隆重的祭祖仪式;2004年9月,韩国方面也派出150人的祭祖团参加祭祖仪式。当时竖立的“姜太公祭祖碑”至今仍陪伴在姜太公墓旁。
1992年8月,韩国总统卢泰愚对正在韩国访问的时任山东省副省长李春廷说:“我的祖籍在山东,祖先是姜太公姜子牙,我也是‘山东人’!”他热切希望帮助他寻根,祭拜鲁氏先祖。2000年6月18日下午,卢泰愚来到齐国故都淄博,拜谒姜太公墓。他在太公牌位前叩头;在墓前,卢泰愚夫妇久久伫立,鞠躬献花。卢泰愚高兴地写道:继承祖宗遗志。
可见,追根文化、传承根文化已成为韩国人的国学,姜太公姜子牙也成为韩国人的开国元勋,为后世所铭记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