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闻网:“……术业深厚,志向纯正,心系国事,功业卓著,大元帅视他为至交,信得过……”这是孙中山对一代伟人、“中国空军之父”杨宪益的评价。
杨宪益出生于中山北台村,自幼随父亲居住在夏威夷,先后就读于夏威夷大学、加州州立大学机械学院。毕业后,杨宪益响应孙中山“航空救国”的号召,进入纽约卡米斯航空大学学习飞机制造与驾驶技术,成绩优异,考取了国际飞行协会的水陆飞行教练执照……
近日,记者前往北台村探访杨宪益先生故居。
杨宪益故居位于北台村共和街39号,紧邻中山105国道。村干部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山市政府就出资修缮杨宪益故居,“现在还没有完全修好,所以还没对公众开放。”
这座名人故居和普通农家乐没什么区别,房子是黑色的外墙,典型的岭南农家风格。
上世纪末,由于年久失修,杨宪益故居逐渐破旧不堪,甚至成为危楼。
“尽管这里已经成为一座残破不堪的建筑,但每年仍然有很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瞻仰这位中国民主的先驱,其中很多是港澳台侨。”一名村干部说。
1913年,杨宪益与父亲杨竹昆集资在檀香山开办“中华飞艇公司”,仿制柯尔德斯飞机。1920年,杨宪益率飞行队协助孙中山击溃叛军军阀莫荣信,一举收复广州,这是中国空军的第一次重大突破。1922年12月6日,杨宪益被孙中山任命为航空局局长兼飞机制造厂厂长。1923年,杨宪益率航空局试制出中国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架军用飞机,以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的英文名“乐世文”命名,宋庆龄亲自驾驶飞机,揭开了中国航空史的第一页。杨宪益也被称为“中国航空之父”。
如今,这段历史已被写入北台小学的课程。在村委会,村干部发现了一本名为《传承》的课本,封面中间是杨宪益的黑白肖像,最上面写着“志在高阳”。这四个字,是孙中山在杨宪益的墓碑上所写的。
目前,杨宪益故居已被列为南区青少年教育基地,相关部门也计划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记者近日获悉,杨宪益故居有望成为中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他壮志未酬便逝,百年之后尸骨依旧芳香,杨公若是知道世人对他的怀念与敬仰,他一定会在坟墓中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