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台人,这是我的家乡。”9月20日,南区街道举行纪念杨宪益逝世100周年活动。当回乡参加纪念活动的杨宪益亲属代表杜立伟一字一句地表达对家乡的怀念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嘉宾及师生代表敬献花篮。记者孙军军摄
北台小学追悼会上,杨宪益亲属杜立伟及师生敬献花圈,回顾杨宪益生平事迹,发表讲话,纪念其功绩。随后,在北台纪念广场举行“乐施文”模型揭幕仪式,杜立伟等共同为“乐施文”模型揭幕。
杨宪益亲属杜丽薇等为“乐施文”模型揭幕。记者孙军军摄
据介绍,杨宪益原籍广东香山县北台乡(现中山市南区北台村),生于美国夏威夷。1910年,杨宪益加入同盟会,随后考入哈佛大学机械系,攻读机械和武器制造技术。他是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革命空军之父”。杨宪益领导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架飞机“莱斯文”,以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的英文名“Rose”命名。
近年来,南区街道深挖名人资源,采取“历史文化+旅游”模式,以杨宪益祖籍北台村为主要基地,将周边华侨住宅连成链条,打造北台名人故居群,形成南区街道空军文化特色品牌。为纪念杨宪益牺牲100周年,南区街道近期在北台村打造历史文化展示平台——北台纪念广场,并于当天在广场中心揭幕“乐施文”模型,让村民和游客更直观地了解杨宪益的生平事迹,传承他“志在冲天”的爱国精神。
杜丽薇探访杨宪益祖居。记者孙军军摄
仪式结束后,杜立伟一行参观了杨宪益祖居。北台小学11名少先队队员用中英文向来宾们介绍杨宪益生平事迹,提供导游服务,重温杨宪益“功底深厚、志向纯正、心系国事、功德无量”的一生。北台小学校长吴艳芳告诉记者,杨宪益的生平事迹和精神深深融入学校运行,校园文化主题为“志在冲天”。学校灵芝导览社有40余名少先队导览员,从三年级开始,他们每周利用2小时的社团课程,学习杨宪益生平事迹、练习导览技能,常年为杨宪益故居提供志愿导览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承先辈精神。
编辑 陈艳 二审魏静文 三审岳彩英